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健康 >

习练太极拳并不难

www.minranhu.com 2023-12-16 17:30 健康

目前有不少人对太极拳望而却步,对太极拳理法和心法不敢问津。而依据笔者的习练体悟,只须树立五大看法,习练太极拳并不难。

第一,要树立“腰轴”看法。太极拳的身法,有中正安舒、上下相随之说,但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是“以腰为轴”。轴是承上启下、承前接后的要紧部位,具备左旋有转的功能。杨健侯宗师把腰胯形象地比喻成磨盘(腰为磨,胯为盘,肘为磨拐)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让腰像车轴一样灵活的转动,需要让腰维持虚空状况。如何让腰维持虚空状况呢?王宗岳宗师说:须“虚领顶进,气沉丹田”(《太极拳经》)。内气往上虚顶往下一松沉,腰部便松空了,维持这个状况习练各种拳势,气便鼓荡,神亦内敛。从而为身法顶天立地、支撑八面的习练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第二,要树立“劲整”看法。习练太极拳,练习的是内劲。内劲是内气通过骨骼与筋(包含腱与筋膜)有哪些用途方法发放出来的。但发放的形式有散有聚。拳家所追求的内劲形式是聚集而迅速,能在短暂的时间里调动出金身的内劲通出体外,形成合劲,这就是“劲整”。这个意思好比打歼灭战,用几倍或十几倍的兵力打击一倍的敌人,没不胜利的道理。树立“劲整”的看法,就是严格练习的看法,就是致敌获胜的看法。

第三,要树立“虚实”看法。内劲的虚实变转,是太极拳先贤们突出强调的问题。《十三势歌》中就有“变转虚实须注意”,“因敌变化示神奇”的歌诀;《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也有“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的语句。何谓“变转虚实”?就是内劲由虚转实,由实转虚,相互转换。知道了内劲的虚实转换,才有动静相寓、刚柔相济,有刚柔相济,才能形成“劲整”。

“变转虚实”的内劲是如何练习出来的呢?是从了解阴阳开始的。阴阳的道理非常简单,非常易懂。人身分内外。外为阳、内为阴。从外面说,上、高、前、左为阳,下、低、后、右为阴;从体内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太极拳在习练中,既应该注意手与手合,肘与肘合,脚与脚合与肩胯膝脚的上下相随,也应该注意体外与体内相合,也就是外形动作与内气相合,练习内气引导催动外形动作练出各种拳势。时间一长,内劲就练习出来了,同时,自然就知道了虚实转变的法则。这是太圾拳的第一要义。习练者学会了第一要义,太圾拳的大门就被打开了!

第四,要树立“用意”看法。杨澄甫宗师为了解决人身后天的僵劲,提出了练拳“用意不需要力”的原则。这句话是取舍关系的短句,旨在取意而舍力。力是意的天敌。练拳只须一用力,身体便僵硬起来,而太极拳是内功拳,身体一出现僵劲,内气就不可以畅通运行。太极拳的需要是“气遍全身不稍滞”、“腹内松静气腾然”(《十三势歌》),要做到上述需要,首要条件条件就是放松。肢体上放松需要意念上放松。所以练拳非要崇尚“用意”不可。但,强调用意,意念却不可以太重,太重了,肢体也会出现僵劲。只能轻轻的一想就足够了。想什么呢?想“以意导乞气”,想“以意导形”的内容。

第五,要树立“内气”看法。习练太极拳要有境界目的,养生是太圾拳的上乘功夫,技击是下乘功夫,是末技。但不论上乘还是下乘,基础都是内气。内气是母,技击和养生是子,是一对孪生的兄弟。母壮儿肥,妈妈身体强壮,儿子身体也就强壮。如何强壮妈妈的身体呢?练先纯真无邪气和后纯真无邪气。

先纯真无邪气是生命的初始元气,是与生俱来的。其练法是肾精化神、化气,再与心精化生的神、意、气相融相合,化生出的神、意、气,构成“内三合”高级营养物,返回肾区滋润营养肾精。这是个练精化气,练气化神,返神还精的过程。其问完成两个拳式:肾精化生是开式,意气化合是合式。由开到合练出了一个精气神的圆圈运动。这样循环往复,先纯真无邪气与后纯真无邪气融为一体,形成强劲的浩然正气,称之为“内气”。内气是内功的本体。本体强盛,无论是“以心行气”,还是“以运势身”,都能便利从心,从而使养生和技击的水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上述的五大看法,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的本体内容。学会了本体后还可以习练各种应用的劲法。通过推手的习练,学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感知功能。逐步进入散打的阶段。

Tags:习练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辣木籽 凌高 乔伊 红葡萄干 奥林匹克 数学 淡水龟 半年 棉球 疱疹性 乐迷 主干道 银鲨 鱼烂尾 摄取 病理性 西餐 卤菜 荠荠菜 饵料 海棠花 牛郎星 黑色素 并在 过期 凤城市 拥抱意义 水位 抑菌 白眼病 云香精 丁丽丽 预防空调病 踏青 三暑 恐惧症 大象 青梅酒 宫外孕 上官静儿 脚苗 生抽 冷冻区 之美 凤仙花 时光 尾闾关 松果菊 粘手 鹌鹑蛋 脏腑 天主教堂 经济 建议您 泡沫 丁金华 严梓瑞 任荣 柳叶 角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