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健康 >

神意不同处-关振军

www.hymya.com 2023-12-08 10:31 健康

“神意不同处”是印诚王培生先生从几十年修晤太极拳的知识中提炼出来的一句技巧要诀,可说是毕生心血之结晶。

何谓神意不同?此神即眼神,此意即意念活动。也就是说,在太极盘拳走架之中,眼神与意念不可以集中在身体同一部位上。运动中,眼神与意念在身体的同一部位相遇会合,需要瞬间即离。这种神与意的离别要贯穿运动的一直。

在太极拳中,搂膝拗步一式对“神意不同处”表现得最为明确。如右掌前按时,左手搂膝后,左腿成弓步,重心完全移到左腿,此时眼神注视身前的右手食指,而意念则集中在左胯旁的左手,想左手掌心朝下,中指找尺骨头,有向后扒之意。但左右转换时,身体重心还在左腿,意念在左手,左手上提到左耳旁,右腿向前迈出一步,眼神则慢慢离开右手食指,抬头看正前方。当左掌前按时,右手搂膝,右腿成弓步,重心完全移到右腿时,眼神注视在身前的左手食指,而意念则集中在右手,右手在右胯旁手心朝下,想中指找尺骨头,有向后扒之意。此式中,眼神与意念离别十分了解,好懂也好记。

上述的“神意不同处”,是由太极拳的阴阳哲理决定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每个部位伴随身体重心的变化而呈虚实之态势,则有阴阳之不同。虚者为动为阳,实者为静为阴。王宗岳《太极拳论》云:“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是说当身体的重心落在左腿时,左手就为虚为动为阳,右手就为实为静为阴;“当身体重心落在右腿时,右手为虚为阳,而左手就为实为静为阴。这是一对阴阳。另一对阴阳是人的神与意,眼神为阳,意念为阴。这两对阴阳在运动中与身体的某些部位相交结合,是阳的眼神,势必要与运动中为实为静为阴的部位相合;而属阴的意念也势必要和运动中为虚为动为阳的部位相合。运动中,人体各部位随重心变化的虚实动静,不停地转换,眼神和意念活动也随之不停地转换地方。假如每一动作的技击或健身意义不同,它与下一动作的衔接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运动中的眼神与意念活动变化是多姿多彩的。譬如野马分鬃的右肩打靠,意念在右肩头,而回头180度,就要眼看身后之左手食指。在王培生老师编的《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用途》一书中,对太极拳的每一动作的眼神和意念活动作了详细说明。大家练拳时要细心体察,默识揣摩,而逐步达到熟练自如。

学会并运用“神意不同处”这个要诀,对于学好太极拳有极其要紧的意义。

1、纠正偏差,提升太极拳修炼的成效。有的人练拳后出现头晕脑胀现象,这是由于他们练拳时意念太重,而又违反了“神意不同处”的运动规律,产生了偏差。不少人做过如此的试验,打拳时故意把眼神与意念同时集中到一个食指头上,这个时候全身气血就会上涌到头顶,引起血压升高,产生头晕等反应。学会了“神意不同处”的要诀,就能防止偏差,使太极拳的修炼成效更好。

2、分清虚实,分辨阴阳,加大对太极拳用意的修炼。太极拳是心意功夫。正如拳经所说,“运用在心”,“维以意行”,“先在心,后在身”。打太极拳需要人体的每一部位,无论微小动作或整体运动都要通过思维有意义地进行,并且要有明确的感觉。新手练拳总是是顾此失彼,动作极不协调,对于“全凭心意用功夫”这句话总是如人云海,感到无所适从。而从神意不同处人手修炼,从这方面对新手进行严格练习,使眼部的运动与意念活动逐步达到统一,则是解决“用意”的基本办法之一。第一是认清重心的变化,由重心所在,确定两手的阴与阳,再明确动与静,而后决定眼神与意念的运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步做到动作的准确协调。练习“神意不同处”的过程就是练“意”的过程。伴随过程的不断深入,训练者对于“运用在心”的认识也就会不断地加深。如此练习成效非常不错,长期坚持太极拳修炼,必须要严格虚实分清,阴阳分明,通过眼神与意念的交错转换训练,使大脑神经有序运动,可增强脑的敏锐性,从而达到健体强身有哪些用途。

3、运用“神意不同处”的运动规律,保证身体平衡,发挥太极拳的技击特征。大伙了解,太极拳盘架子是练知己功夫。所谓知己功夫,讲通俗点就是怎么样把握我们的重心。到底如何做才能保证自己不失去重心呢?不少拳师费尽口舌都难于讲清这个问题,而王老师只用“神意不同处”这五个字指点迷津,学子们便顿开茅塞。譬如翅脚(左右分脚),新手大多站不稳,可一用神意不同处的要诀点拨,一下子就站稳了。如右分脚时,双肘下沉提起右膝,两手分开,这个时候重心完全在左脚,左手为虚为阳,右手为实为静为阴,眼看右手指的方向,意念在左手,左手大拇指朝天,想其余四指向后一指,右脚自然踢出(非必要求踢多高,气贯右脚趾即是),如此来做翅脚站得非常稳。在技击中如此用翅脚,或踢胸或点肋,眼看右手所指之处,就是右脚踢中之处,不会因攻击而失重。再如搬拦捶,以右拳打击他们。当搬拦两动完成之后,身体成右坐步,左掌提于前方,右掌变拳落在右胯上。右拳前伸,伸到左掌右边,同时左脚逐步放平,左膝前移呈弓步。右臂伸直右掌食指中节对鼻尖。这个时候重心完全移到左腿,左掌为虚为动,意念集中在左掌,右拳为实为静,眼神经右拳上面远看正前方。技击中,如此以拳打他们,全身一动无不动形成了一个整劲,右拳击中他们是一个寸劲,我们的重心是非常稳定的。

王培生老师仅用五个字“神意不同处”就深刻揭示了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活动之规律,拳理深邃而简明易懂,真可谓至妙之论。在古时候太极拳论中尚无此提法,近现代的太极拳著作中也没如此精辟的论述。可以说“神意不同处”之要诀,是王培生老师对太极拳理论的一个重大进步,应该把它作为太极拳的一个基本练习。有缘得到王老师的口传心授,此乃吾辈芸芸学子之大幸。

Tags:神意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刘凯威 奖金 春夏 具备 食用量 删除 淡干 血管壁 硫化物 满面春风 树龄 荷包花 寄生虫 冰凌 核桃 生仔鱼 病菌 中里みほ 系列 绣球 纪文惠 加入适量清水 色彩 售票处 碱酸 过渡 是一种 脸上 质粉 尸体 紫甘蓝 价格 石斛兰 Mirai Hoshiz 额度 烙饼 民街 示意图 间距 疮痈 施水 奶片 社保 荤食 紫外线 切花菊 宠物 真真假假 水培法 产地 从业人员 斑叶 款食 水发 露养 生母 磷钾肥 大专 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