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近期流感风靡,病后初愈总会听见关心你的人说:喝点粥吧。毕竟粥非常稀非常软,给人一种非常不错消化的感觉。中国人早餐喜欢喝粥,粥的品种五花八门,滋味各有不同。有时一碗白粥,配上咸蛋或者咸菜,也可以吃的津津有味。不过,粥到底营养怎么样?喝粥真的可以养生吗?
喝粥能养胃吗?不少人都觉得喝粥能养胃、养生,由于粥非常稀非常软,给人一种非常不错消化的感觉。
但喝粥养胃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荐。
粥的含水量一般在 80% 以上,而且煮的比较烂,胃不舒服时,喝粥可能还有点好处。但正常人,胃没那些问题时,还是不要长期喝粥了。
事实上,胃这个器官需要常常“训练”。假如长期吃特别好消化的粥,或者软饭、烂面条,胃常常不训练,它的消化能力是会退化会变差的。
对于正常人来讲,假如肠胃功能没那些问题,不需要特别靠吃那些东西去养胃,正常吃喝、细嚼慢咽、保证营养,对胃就非常不错了,并无需特别地去“养胃”。
图源:Pixabay
喝粥能养胃的误区
误区1、白粥、小米粥、面条,能降低胃的消化负担
粥和面条,主如果糊化的淀粉,蛋白质含量低,也几乎没脂肪。越是软烂的面条和粥,越是好消化。
咦,那不是正好减轻了胃的消化负担吗?其实这没什么道理。
有的食物在消化时,可能需要费点儿「力气」,但这仍在胃的正常工作强度之内。
胃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它的消化任务,用不着更多的休息。
误区2、不是所有胃不舒服都能喝粥
胃不舒服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喝粥。粥一般都煮得非常稀烂了,易消化,不会增加胃的负担,如此看确实“养胃”。但并非所有胃不舒服都能喝粥!
胃健康人群
不可以长期喝粥
由于胃功能是“用进废退”,假如长期喝粥,胃的消化能力就会退化变差。
胃堵胃胀人群
喝粥不可以加豆。如黄豆、绿豆等千万不要加,不只难消化,而且容易产气,加重胃胀。
胃肠敏锐人群
喝粥要加入黏稠食物
如山药、莲子等,可以降低对胃肠的刺激。
积食、病后恢复人群
可以喝粥
积食不消化及术后、病后恢复人群因胃动力不足,而胃酸分泌不足,这个时候喝粥可以促进胃酸分泌。
容易反酸、烧心人群
不可以喝粥
这种类型的人群胃酸分泌过多,喝粥会加重病情。
糖尿患者群
不可以喝粥
粥易消化吸收,可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尽可能可以吃干的,就别吃稀的。
误区3、牛奶煮粥更有营养
不少人都觉得牛奶可以中和胃酸,对患有消化疾病的人来讲,用牛奶煮粥更养生,也有研究证明,牛奶可以促进人体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
但对患有胃溃疡与乳糖不耐症的人群来讲,牛奶煮粥并不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反而会对肠胃产生刺激,致使身体不适,牛奶煮粥虽有营养,但也应分人。
怎么样健康地喝粥?第一,合理搭配很重要。喝一小碗粥,来个肉包子,一点蔬菜,再加个鸡蛋,一杯牛奶和一个水果,整体搭配起来也非常营养全方位了。
第二,粥的类型非常重要。白粥的营养成分低,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些粥都是不好的,只须注意搭配,粥也可以做得非常健康。譬如:
杂粮粥
图源:Pixabay
假如将粥的材料进行巧妙搭配和处置,增加杂豆类、其他谷类或者薯类,就能很大地丰富一碗粥中所能含有些营养素。譬如,可以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饱腹感也更强,可以更好地控制进食量。
而且,煮杂粮粥可能还有益于大家吃杂粮。由于杂粮豆类虽然营养成分非常高,但由于没经过精制处置,一般质地比较紧密,煮饭的时候,不少人感觉咀嚼起来比较辛苦;而煮粥之后,材料质地柔软,能为更多的人所同意。对于孩子来讲,吃粗粮饭可能太硬太粗糙,但喝粗粮粥就要好同意一些。
麦片粥
图源:Pixabay
目前不少人早上会用牛奶或酸奶,加一些全谷物麦片,再加一些果干、新鲜水果做成麦片粥,这种粥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也提升不少,整体的营养成分就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注意,这里的麦片建议选纯燕麦片,不是零食燕麦片。
肉粥
还有一些肉粥,譬如瘦肉粥、虾仁粥,加了一些肉类,还可以加一些蔬菜,整体营养成分也提升不少。
所以,并非所有些粥都不可以吃,重点还要看粥的类型和搭配。
不论在家吃还是在外吃,想要健康喝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1.适当喝粥
粥水分多,体积大,喝粥就容易占据胃容积,假如喝下一大碗粥,其他食物可能就吃不了多少,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所以,早餐吃粥,尽可能不要太多,一小碗,给肠胃留点其他食物的空间。
2.尽可能不放盐、糖和碱
盐和糖都不利于健康,而碱会破坏粥里的B族维生素。所以,煮粥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放糖、盐和碱。
3.煮营养成分高的粥,不要只煮白粥
建议大伙在熬粥的时候,可以多多尝试花样百出的食材搭配,不要一直受传统思想局限地煮白粥了,如此才能将粥吃得更美味,更健康。
4.喝粥时应该注意“枣核穿孔”
老人和孩子在喝粥的时候,还有额外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粥里的豆子、枣核之类比较坚硬的东西。
尤其是枣核,它通常都是又细又长的,质地坚硬,两端很尖锐,假如不小心吞下,很容易扎伤胃肠道,引起穿孔、化脓、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供稿单位:重庆天极互联网公司
来源:丁香大夫、快问大夫、科普熊猫、 科普中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不要说明以外,部分图片来源互联网,非商业作用与功效,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萌感十足的“海德薇”,居然是猛禽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1-03 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2024年十月科学范围流言榜
- 2024-11-02 当心被“鸽”了!警惕藏在家养鸽子身上的隐患!
- 2024-11-02 不要让衰老偷走你的生活!解锁老年衰弱的健康密码
- 2024-10-31 探秘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
- 2024-10-30 这4个“毁眼”行为不要再做了!再不注意,双眼真的要“报废”了…
- 2024-10-30 为何我摘下眼镜,就听不清其他人说话了
- 2024-10-27 我家没人得过就不需要担忧患乳腺癌乳腺癌=绝症真相是……
- 2024-10-23 蒲公英泡茶,解锁健康新方法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