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3年前的郑州暴雨,蜗牛壳还记得丨环境小喇叭

www.sccdkb.com 2024-08-20 16:23 生活

大伙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16期。这一期,大家为大伙收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小小蜗牛壳,却记录了地球气候的大事件

2)什么?发表情包也会加剧气候变暖!

3)中国运动员,把“废弃塑料”穿在身上

4)建筑长得奇形怪状,却是为了“自然凉”

5)报告称2023年欧洲有超越47000人因高温死亡

6)刻意隐瞒破坏生物多样性,能源公司公开信息存疑

小小蜗牛壳,

却记录了地球气候大事件

2017年,印度曾有学者借助蜗牛壳,推算得到印度过去的降雨量,反映出蜗牛壳与降雨之间的潜在联系。近期,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的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证实,蜗牛壳是气候大事件的“记录仪”,蜗牛壳中的同位素组成会因极端气候发生变化。

研究的是条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Pixabay

伴随极端气候不断增多,通过小小的蜗牛壳,人类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知道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而更好地预估将来极端暴雨可能出现的频率。

什么?发表情包也会加剧气候变暖!

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在《常识管理研究与实践》(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Practice)上发表了文章,觉得表情包和邮件泛滥都会对全球气候导致不好的影响。

哈?人真的不可以没表情包

表情包也是互联网数据,它们总是被存放在“云端”,供大家用。然而,这类数据中心在储存数据的同时,会消耗很多能量,释放很多热量到外面,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因此,过多表情包等数据的存储,事实上会给全球气候带来不好的的影响。

但研究职员关注的地方不止于此。他们发现,在“云端”存储的很多数据中,有68%的数据只被用过一次,并且此后再也没被用过,这类数据也被叫做“暗数据(dark data)”。很多暗数据的存储不只拉低了数据中心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地球导致了非必须的环境负担。因此,其实不论是表情包、截图,还是邮件、聊天记录,想要减轻地球负担效果最好的方法,是清除“云端”中的暗数据,而不止是表情包一类数据。

所以表情包还是可以发的(大松一口气)!假如有再也用不到的文件、表情包或者邮件,动动手指删除它,不止是数字断舍离,也给降低全球变暖做点贡献。

中国运动员,把“废弃塑料”穿在身上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穿的领奖服给奥运再添点绿。这套领奖服是安踏借助再生涤纶、再生棉纶等环保面料做的。

不论是再生棉纶还是再生涤纶,它们主要都是通过收购废旧棉纶制品达成循环借助的。这类原材料包含废旧衣物、渔网、泡料,与大家再熟知不过的一类生活垃圾——废弃塑料。在分类收购后,它们经“预处置-物化处置-低温熔融-纺丝成形”等工序,最后形成了大家在领奖台上看到的样子。

废弃塑料都和运动员“贴贴”了?|新华社

除去“变废为宝”,这套领奖服也有出色的弹性、透气性和抗水性,还便于收拾、不容易变形。期望厂家们多多加油,让废塑料“换个坎肩”再继续发挥价值。

建筑长得奇形怪状,

却是为了“自然凉”

日前,发表在Nexu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将建筑外墙设计成锯齿状的结构,能提升建筑自然冷却的能力,无需消耗任何能源。假如你想象不出来锯齿状的外墙,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不好!建筑长牙了!|Ossip

如此的设计,将原本只有一个面的墙分成了倾斜角度不对称的两面,其中一面面向太阳,另一面则面向地面。

面向太阳的一面像普通外墙一样接收太阳辐射,同时向天空发射辐射。用特定材料或涂层,这一面发射的辐射可以穿透大方层并到达外太空,而不会被大方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吸收。

面向地面的这一面可以反射地面发射的辐射。地面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加热,再向外释放热量。当外墙反射这部分的辐射时,就能降低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吸收。

这样一来,锯齿状的外墙便能更好地向外发射和反射辐射,加快降温的速率。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外墙实质的冷却成效,研究职员借助有关材料制作了锯齿状外墙的样品,并借助冰水混合物和60℃的黑色铝箔纸分别模拟真实的天空和地面。结果发现,锯齿状外墙的冷却成效非常不错,与传统的辐射冷却材料相比,建筑温度还能进一步减少2~3℃。将该样品放在室外进行实质测试时,研究职员发现外墙的冷却成效依旧十分出色。

不过,在实质应用中,如此的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设计对外墙的反射能力需要非常高,因此在反射辐射的同时,墙面也极易导致光污染;除此之外,日常飘散着很多灰尘,怎么样保持墙面的整洁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欧洲2023年超越47000人因高温死亡

依据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发布的报告,2023年欧洲有超越47000人因高温死亡,尽管低于2022年的死亡人数(当时预估死亡人数超越了6万人),但对欧洲来讲,这种情况仍然十分严峻。

欧洲是全球变暖最快的国内,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大约两倍。当地居民也不能不面对日益紧急的高温风险。这次巴塞罗那的报告统计发现,2023年与高温有关的人口死亡率前三的欧洲国家分别为希腊、保加利亚和意大利,而这三个国家都集中在南欧;如果是从死亡人数来看,去年排名前三的国家则分别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

罗马的室外气温甚至超越了40℃|Cecilia Fabiano/LaPresse via AP

尽管高温难耐,报告发现大多数死者的死因并不是是高温中暑,而是与心脏、肺部等身体疾病有关。高温促进了疾病的迅速恶化。

报告还对死者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剖析,结果发现,在欧洲,女人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率比男士高出55%;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率也远远高于65~79岁的人群。面对势不可挡的高温天气,除去做好基本的预防手段,社会还要从人体生理、年龄结构等层面对不同人群加以细致的关注,提供更细分的支持。

不止欧洲,在中国,高温也给不少人带来健康风险。去年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报告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也在上升。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致使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0天,与热浪有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5.09万人(该数字是基于模型推算)。

编辑:黄线狭鳕

Tags:环境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何猷光 阳春 Xue Xi 向歌 和平 生物钟 木耳汤 于浩淼 别在 AD 饲养员 颜佩思 刘悦 词汇 公母 王家赫 肱骨 腹食 抗氧化 侯雨桐 黏鱼 测评 刘本之 Nakazato Mih 辽宁省 取消 蟹爪莲 暴政 电蚊拍 锅内 公螃蟹 焊锡 雪人怎么堆 花形 江城 东方学院 赵姬 狂欢节 连壳 乔小刀 滴虫性 茼蒿 周梦娅 步道 叶梢部 目鲤科 全炳浩 刷单 马可波罗 刘新宇 龋齿 清明节 直接关系 盗汗 云学堂 旧址 红绿灯 pvc管 凤血剑 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