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代糖食品真能无限量地吃吗

www.zxhfi.com 2024-08-15 19:23 生活

糖,不只能满足人对能量的需要,还会激活大脑中的愉悦及奖赏系统,给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然而,过多的糖也会带来诸如肥胖、糖尿病等问题。有甜味、吃了又不会胖的代糖,成了不少人的新宠。代糖到底是什么,吃代糖食品真的一点健康风险都没吗?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代糖,相信大伙有所耳闻,但并不十分知道。它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糖,用于给食品增加甜味,但热量却很低,有的一点儿热量也没。代糖的类型有不少,譬如,木糖醇、山梨醇、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还有最近备受追捧的网络红人代糖“赤藓糖醇”。

市面上不少食品和饮料中都添加了代糖,如此的食物不只热量低,血糖不稳定的人也可适当食用。那是不是意味着代糖食品就能打开了吃呢?当然不是。

一方面,代糖食品和饮料也会含热量,吃多了也有健康风险。代糖只不过替代了用于产生甜味的糖,食物中其他的材料仍可能是有热量的。以无糖月饼为例,虽甜味来源是代糖,但月饼皮是却是面粉做的,淀粉消化吸收后依旧会转化为葡萄糖影响血糖。而且月饼内的油脂含量仍然非常高,油脂含有比碳水化合物高得多的热能。某些无糖饮料,尽管标注为“无糖”或“0能量”,也大概是有热量的。依据国内《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当100毫升饮料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时,就能标称为“0能量”。也就是说,尽管一款饮料标示着“0能量”,仅仅代表能量含量非常低,而未必意味着真的没能量。以一瓶300毫升的饮料为例,其所含的热量可能达到50大卡。虽然单瓶热量没那样高,假如你天天喝几瓶,如此的热量同样不少。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所以,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先要看下外包装上的营养价值表,每百克的热量怎么样,再琢磨是不是要吃,可以吃多少。

其次,代糖本身或也存在健康隐患。

1.甜味剂会增强食欲和对甜食的渴望。一项关于食物摄入奖励和预期食物摄入与肥胖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当你的舌头感觉到甜味剂带来的甜味时,就会让身体感觉到是吃了含糖的食物,应激性刺激分泌胰岛素[1]。然而事实上根本没糖的存在,胰岛素就会减少大家的血糖,让大家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而这种饥饿感会迫使你对含糖食物或者零食产生很大的兴趣,容易放任自己摄入过量食物而致使热量超标。这也就是很多朋友喝完无糖饮料,食欲超好是什么原因。

2.甜味剂或许会干扰体内能量的正常代谢。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日益热门,甚至被叫做人体的“第二基因组”。海外动物实验发现,肠道微生物一同参与了大家身体的多种代谢渠道,譬如说营养、免疫等。愈加多的证据显示甜味剂或许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干扰能量的代谢,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2]。

3.甜味剂同样存在上瘾的风险。饮料中的咖啡因和碳酸口味会叫人上瘾,不为人知的是甜味剂也会上瘾,这点在动物实验上已经得到了验证[3]。

4.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其安全性也需引起关注。因为阿斯巴甜在体内会转化成苯丙氨酸,因此患有苯丙酮尿症的病人应防止饮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饮料,以免加重病情。

5.赤藓糖醇作为另一种容易见到的代糖,或或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赤藓糖醇可能致使血栓加速形成,从而增加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4]。尽管这一看法尚需进一步证实,但对于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来讲,仍需维持警惕。

参考文献:

[1] STICE E, SPOOR S, BOHON C, et al. Relation of reward from food intake and anticipated food intake to obesity: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 J Abnorm Psychol, 2008,117(4):924-935.

[2] PALMNAS M S, COWAN T E, BOMHOF M R, et al. Low-dose aspartame consump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gut microbiota-host metabolic interactions in the diet-induced obese rat[J]. PLoS One, 2014,9(10):e109841.

[3] TAN H E, SISTI A C, JIN H, et al. The gut-brain axis mediates sugar preference[J]. Nature, 2020,580(7804):511-516.

[4] WITKOWSKI M, NEMET I, ALAMRI H, et al.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J]. Nat Med, 2023,29(3):710-718.

Tags:健康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晋江市 菌斑 炖萝卜 冯仁亮 东铁营 抗菌 抚仙湖 双人 刘传龙 卢永根 莲子芯 姜花 贡氏 孤注一掷 浓度 鱼漂 各区县 男孩 玲珑茶 关昕 挂车 呕吐 生命 冯倩 储兰兰 提神 正常代谢 极火虾 荷包蛋 大花葱 永定 配糖 Behcet 举例 身份证件 极速版 线路 辣味 桔香 鲜红色 车辆保险系数 生长期要保证 舱位 伊明善 科目 刘颖 文保 吃羊肉 滤食性 冠白 白兰花 百草园 肉片 何滨 茂名 新冠感染 微量元素 巨鹿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