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医学 >

不采!不买!不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这3个“不”要牢记!

www.mpc666.com 2025-08-19 16:36 医学

每年6月至9月

是蘑菇生长的旺季

也是人们“尝鲜”的旺季

但是近些年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逐年增加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医生在此提醒:

切勿盲目食用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中毒的严重性

1. 高致死风险

我国已发现660多种毒蘑菇,2025年上半年全国误食中毒83起,致243人中毒、4人死亡(虽较2020年下降63.7%,仍属食源性疾病头号风险)。

2. 毒性复杂

轻则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持续8~12小时),重则神经损伤(幻觉、心搏过缓)或肝肾衰竭,黄金救治时间仅6小时。

预防核心:“三不原则”

1.不采摘

非专业人员无法肉眼分辨毒蘑菇,即便曾采摘的无毒品种也可能混入有毒变种或被毒素污染。

山林、公园、绿化带等区域均可能生长剧毒蘑菇(如灰色灰花纹鹅膏、纯白色致命鹅膏)。

2.不购买

流动摊贩或无证商家的野生蘑菇来源不明,安全无保障。

建议选择超市/农贸市场的人工种植品种(如香菇、平菇),并留存购物凭证。

3.不食用

民间鉴别方法(如“大蒜同煮变黑有毒”“生虫即无毒”“颜色鲜艳才有毒”)均无科学依据。

剧毒蘑菇可能外观普通,与可食菌极相似(例如红葱牛肝菌与毒红菇)。

常见误区与真相

若坚持采摘需坚持安全准则

1. 严格装备 :

穿防滑登山鞋、长袖长裤防刮伤,携带急救包、蘑菇图鉴或识别APP。

2.环境规避

雷雨不进山、避开沟壑低洼区防地质灾害;雨后1~2天为最佳采摘期。

3. 辨别与处理→ 只采认识品种 :

不认识的绝不采集,不同蘑菇分装避免交叉污染。

→ 烹饪禁忌 :不混炒多种菌类,必须彻底炒熟,且幼小或霉变菌绝对不食。

不小心吃到了毒蘑菇怎么办?

1. 立即就医

拨打120,保留蘑菇样本供鉴定。

2. 自救措施

催吐减少毒素吸收(清醒状态下),补充盐水防脱水,但不可自行服药。

最后的最后告诉大家:

野生蘑菇非盲盒,生命无法试错!请将“不采、不买、不吃”刻入日常习惯。珍惜健康,远离风险源才是根本之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黄洁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Tags:健康中毒野生蘑菇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什么时候 春茶 八项 翻身 蛀牙 气候变化 火龙果 庄河市 制成 铸铁 可以通过 胃酸 肾病 条例 水培龟 菊扦 头座 果树修剪 暗示 共生菌 充血 分析 刘宝瑞 间苗 土狗聪明吗 泰鳄 烤制 小向杏奈 仲呈祥 金瓜 Yuu Sakura 雪地 鹅绒被 刘别生 东门 荇菜 诗意 余量 加入半碗 万奴王 严威 醋蛋液 油鱼 桃园 溃疡面 伍文忠 鹅肝 尿盐 减灾 崇州 近亲繁殖 徐娇 中国人民 广州 核桃性 进食 上映 戊日 气流 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