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健康 >
被蚊子叮咬时,多数人的反应会后知后觉,等到痒感来袭时,蚊子早已不知所踪。被蚊子叮咬后痒感为什么会“延迟发作”?跟神经系统的“作弊机制”有关吗?
蚊子叮咬的“隐藏步骤”:
向皮肤注入“过敏原”
蚊子叮咬时,并非单纯 “吸血”,而是会先向人体皮肤内注入少量唾液。这些唾液中含有多种特殊成分,比如:
抗凝血酶 防止血液凝固,方便蚊子吸血;
溶血素 破坏红细胞膜;
蛋白酶 分解血液成分等。
对人体而言,这些物质是 “外来入侵者”(过敏原),但它们进入人体的初期,浓度极低且作用范围有限,人体免疫系统需要时间才能 “识别” 并启动防御机制。
免疫系统的 “反应时差”:
从识别到启动炎症
痒感的核心是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但这个过程并非瞬间完成,而是分步骤进行:
识别异物(延迟起点)
蚊子唾液中的过敏原进入皮肤后,人体的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需要先 “捕捉” 这些异物,并将其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的 “指挥中心”(如 T 细胞)。这一步类似 “报警”,需要时间(通常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激活 “效应细胞”
免疫系统确认被“入侵”后,会激活肥大细胞(一种免疫细胞)。肥大细胞被激活后,会逐步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其中最关键的是组胺。
组胺的 “慢作用”
组胺的作用是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让更多免疫细胞聚集到被叮咬部位(对抗外来物质)。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组胺释放后,需通过体液扩散到周围的神经末梢,并与神经上的组胺受体结合,才能触发 “痒” 的信号——从释放组胺到产生痒感,通常需要 10~30 分钟(甚至更久)。
个体差异:延迟时间因人而异
除了身体机制问题,个体免疫敏感度的高低、被蚊虫叮咬次数的多少及蚊子叮咬注入皮肤的唾液量的多少也会对痒感的延迟时间产生影响。免疫系统较敏感、被重复叮咬或者蚊子注入的唾液较多等情况下,免疫系统启动反应的速度可能越快,痒感的延迟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 上一篇:卫健委提醒剧毒蘑菇风险,北京这些“大蘑王”千万别采!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5-07-26 这个眼睛问题,越来越年轻化!别让它拖垮你的生活…
- 2025-07-25 北京学生健康教育资源库启动 发布系列科普动漫短视频
- 2025-07-25 “医”说就懂丨头晕走不稳,竟是“养生妙招 ”惹的祸!
- 2025-07-24 “医”说就懂丨延缓阿尔茨海默病,从“家”开始
- 2025-07-24 牛奶、豆浆营养又健康,可以用来送服药物?
- 2025-07-23 股票行情快报:会稽山(601579)7月2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01.69万元
- 2025-07-22 卫健委提醒剧毒蘑菇风险,北京这些“大蘑王”千万别采!
- 2025-07-22 爱自“脊”“柱”健康:儿童脊柱侧弯的预防与矫正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