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在自己常常光顾的互联网平台上,一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一直比其他人高;换个手机登录网上购物APP,同一产品的价格居然会相差几十到上百元……
不需要挠头,你被云数据“杀熟”了。
11月24日,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拓展“清朗·互联网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重点整治频发的云数据“杀熟”乱象。
云数据“杀熟”,其实是互联网平台借助算法剖析你的消费习惯、支付能力等数据,然后为你“量身定价”。“简单来讲,就是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你看到的价格会比其他人高得多。”绿盟科技数据安全咨询专家曾令平说。
日常,云数据“杀熟”现象数见不鲜。譬如常见的商旅软件,当你在APP搜索机票或酒店时,算法就会剖析你之前的购票或订房记录,假如你是“优质老顾客”,那样在展示机票或房间价格时,你看到的或许会比其他用户看到的高出不少。
大家最常见的网约车亦这样。当你打开软件,后台的算法会飞速启动,假如它确认你是老用户,而且你常打车去高端小区或商务场合,或者你平常叫车不在乎加价,算法就可能在原本正常的计价基础上,悄悄给你加上一个“溢价系数”。
不只这样,云数据“杀熟”还容易见到于电子商务购物、外卖订餐等范围,这类平台所用的套路也基本相同。
“老用户一般有着较高的忠诚度和依靠度,平台也就觉得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的价值。”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云数据业务剖析师王鹏说,原本以公平著称的算法,此时也就成为互联网平台达成目的的“帮凶”了。
借助算法“杀熟”,平台短期内确实可以“黑”到更多的钱,但也失去买家的信赖,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020年,游客胡女性通过某知名商旅APP预约了一间2899元的酒店房间,在退房时却发现酒店实质挂牌价仅为1377元。遭到云数据“杀熟”的胡女性怒将平台告上法庭,法院认定该平台存在价格欺诈及欺骗行为,最后以平台“退一赔三”结束。
当年,这场官司哄动一时,也真的叫人们看清了平台热衷“杀熟”的嘴脸。
《公告》的发布,势必会对云数据“杀熟”乱象起到震慑用途。曾令平觉得,专项行动以外,期待还能有更多的治理方法。“《网络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2年3月才正式推行,对于算法的整体治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真的出成效还需要肯定的时间。”
大家该怎么样避开云数据“杀熟”呢?
曾令平觉得,增强我们的数据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是“王道”。“大家可关闭个性推荐、广告推送等非必须的‘按钮’,保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当发现自己被‘杀熟’时,必须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6-26 赵汀 | 数说趋势 图表真相:云数据帮助智慧矿业
- 2024-05-13 云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 云数据技术与应用就业方向及前景专科
- 2023-12-05 行程卡是14天更新一次吗 行程卡多长时间会更新数据一次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