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伴随中国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支撑设施。工业机器人本质上是基于生产试验现场的精确测量及实行的设施,可依赖自己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达成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国内的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目前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43.0万套,8年增长超13倍。工业机器人应用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现在已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
早期的工业机器人主要代替人类从事繁重、危险与重复性高的工作任务,它能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持续稳定地运行,精准实行复杂动作,确保商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它能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化工等范围,从事搬运、上下料、焊接、喷涂等工作,具备高效、精确、稳定等优势。比如,在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项目的塔顶钢筋作业中,借助工业机器人,钢筋部品全机械化高精度成型,缩减人力的同时,工程水平大幅提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推进了机器人产业技术革新的节奏。比如,减速器作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占机器人的本钱可达三分之一,具备减少输出转速、增大输出扭矩的要紧用途。现在,国产企业成功研发出具备自主常识产权的谐波啮合齿形“P型齿”结构,达成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带动国产应用端本钱大幅降低。
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原有应用范围的机器人性能更强,同时也推进工业机器人跨越行业界限,发展新的应用范围,如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商品等产业中的高精度场景。伴随AI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正朝着自动化与自主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将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比如,通过搭载一流的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算法,工业机器人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的物体、温度、湿度等信息,并依据这类信息自主调整工作方案。
从基础产业方面讲,机器人既是制造业的技术装备,又是社会服务业的基础设施。现在,业内常见觉得,人形机器人最易融入人类社会,可用于医疗、娱乐、教育、家政等海量场景,多家科创公司已布局研发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AI的代表,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进步。除此之外,伴随电商和快递行业的迅猛进步,物流机器人也成为重点进步方向之一,带动智慧物流持续高效增长。
中国制造业市场待开发的行业和应用场景较多,将来机器人渗透空间较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积极的进步前景。飞速发展的工业机器人,是国内智能制造的缩影,将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