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植物 >
在化石的形成过程中,会由于各种缘由致使没办法被完整保存。尤其是巨大的树木,虽然比动物的身体坚硬得多,但化石总是分散成很多部分,如叶子、树皮、果实、树干、树根等,把它们凑成一个整体,有时甚至比拿着龙珠雷达满世界找龙珠还困难。
动****画《龙珠》中的龙珠雷达(图片来自于互联网,侵删)
所以在古植物学中,总是把单独的器官打造起一个个“形态属”,以此由点到线地将它们联系起来,确定植物的种属分类,还原它们本来的形态,譬如根部划分为“根座属”,形成的化石叫做根座化石。本期与各位小伙伴推荐的,就是已灭绝的鳞木类的根座化石。鳞木类是石炭纪的主要植物类群之一,十分高大,可达30米以上,类似今天的乔木,它们的根座化石一般呈长管状,表面有些光滑,有些参差不齐,还有些好似麻绳,上面螺旋式地布满环状或椭圆状的凹孔。
馆藏鳞木类叶座化石
在死亡后,根部有时会在腐烂过程中被矿物渐渐渗透取代,保存为煤核,顺带一提,煤核是含煤岩层中由钙、镁、铁的碳酸盐形成的结核,表面一般包裹着煤皮,可以立体完好且详细地保存植物的器官和架构。 但大部分状况下,根座化石大部分并不是根部本身的实体化石,而是腐烂后形成的模铸化石,也就是根部腐烂后在原地方残留下空洞,被沉积物充填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根座化石非常难看到与树干相连的状况,缘由主要在于树木的根部在土壤之下,树干在土壤之上,而形成化石的第一步就是被掩埋,因此,只有与树干部分离别,根部才有单独被掩埋的可能性。同样,腐烂的根部也无力支撑树干部分,所以树干化石也常常是没根部的。
当鳞木还活着的时候,它们的根系以树干为中心水平展开,这种形态适应于潮湿环境,而对保存为煤核的根座化石的研究显示,其中具备通气孔,使它们在低氧条件下也能维持功能,这两个特点显示了鳞木类的主要存活环境——沼泽。
鳞木类根系(图片来自于互联网,侵删)
沼泽既是形成化石的理想场合,也是形成煤的绝佳环境,因此鳞木根座化石常常可发现于含煤的岩层中,成为探寻煤矿的标志物。
高大的鳞木类在石炭纪为地球带来一个植被繁盛、含氧量空前的年代,虽然它们早已灭绝了,但至少,创造了地球历史上首次全球性成煤期的辉煌,甚至两亿多年后的大家依旧在享受着它们的成就。
石炭纪环境复原图(图片来自于互联网,侵删)
- 上一篇:植物怎么办隔离,达成“传宗接代”的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2-17 化石战争——白热化的斗争
- 2024-12-02 探索恐龙世界的奥秘
- 2024-11-21 霸王龙的“远房亲戚”曝光恐龙家族新成员
- 2024-05-18 慎入!一亿年前的寄生虫,保存到目前是什么样
- 2024-04-29 看到蚊子就想拍死恐龙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 2023-09-09 银杏表示什么意思象征意义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