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植物 >
茶树菇种植技术
栽培茶树菇时,需要挑选品种优良且产量较高的菌种,再用木屑、棉籽、麦麸皮混合配制配制成栽培基质,然后把茶树菇的菌种接种在栽培基质上,并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3度之间,等待60天左右,茶树菇就会出菇了。
茶树菇如何栽培
1、菌种选择
栽培茶树菇时,需要选择优良且产量较高的品种,国内茶树菇主要品种为三明茶树菇和广昌茶树菇,其中三明茶树菇的产量高,耐高温能力强,但口味差,而广昌茶树菇的口味好,肉质细嫩,但产量较低。
2、栽培基质
茶树菇适合成长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养殖茶树菇时,可以用木屑、棉籽、麦麸皮、与密封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往栽培基质中装入碳酸钙,使其更为肥沃,然后对栽培基质进行高温灭菌处置,使茶树菇健康成长。
3、栽培办法
栽培茶树菇时,需要将栽培基质装入灭菌袋中,再进行接种,然后把茶树菇放入接种箱中进行消毒,使植株的染病几率减少,最后即可把茶树菇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半阴环境中进行保养维护,等待一段时间,茶树菇就会出菇了。
4、保养维护管理
保养维护茶树菇时,需要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3度左右,保持植株正常成长,并且室内湿度不可以超越65%,以免茶树菇腐烂,在养殖30天后,需要将灭菌袋的袋口松开,使袋中进入少量空气,促进茶树菇旺盛成长。
茶树菇高产种植技术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其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味最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成分超越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端食用菌类。茶树菇高产种植技术概要如下。
1、栽培环境条件茶薪菇菌丝成长温度为3~35 ℃,最适成长温度为23~28 ℃。温度在30 ℃以上,菌丝长势减弱甚至停止。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为23~26 ℃,最适温度为18~24 ℃,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据试验,温度在20 ℃左右时出菇最好,从现蕾至成熟约10 d.茶薪菇在菌丝成长阶段,培养料适合含水量为60{bf}~65{bf}.菌丝成长时的空气相对湿度以65{bf}~70{bf}为好。菌丝成长阶段无需光照,过分明亮的散射光对菌丝成长起抑制用途。茶薪菇为好氧菌,对CO2十分敏锐。通风不好的,CO2含量过高,菌柄细长,菌盖发育受阻,易开伞或致畸形。菌丝体可在pH值4~7范围内成长,以pH值4.5~5.5成长最好,pH值低于4或高于7时菌丝均会成长不好的。
2、栽前筹备 茶薪菇有室内层架立袋出菇、脱袋覆土出菇、菌墙式袋栽法等栽培模式。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4-5月出菇;秋栽于8月底和9月初制袋接种,10-11月出菇。茶薪菇袋栽一般在室(棚)内出菇。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便捷、近水源、周围无污染的场合建造浅易菇房,结构以砖瓦结构为最好。在菇房或菇棚内可设置床架。丰县通用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40{bf}、棉籽壳30{bf}、麦麸16{bf}、玉米粉8{bf}、菜籽饼粉4{bf}、石膏1{bf}、白糖0.5{bf}、磷酸二氢钾0.4{bf}、硫酸镁0.1{bf}.
3、菌袋制作按常规称量配料,调含水量60{bf}左右,料水比约1.0∶1.2,灭菌前pH值7左右。待水分渗透均匀后准时装袋。卧袋栽培一般使用规格为15.00 cm×55.00 cm×0.04 cm的低压聚乙烯筒膜袋装料,每袋装干料700 g.高温灭菌的具体操作为:开气阀加热,待重压上升到0.8~1.1 kg/cm2、排出的气体达107 ℃时,控制2~3 h,保证锅内的热量有足够时间穿透料袋,袋内外的温度一致后再加温,使重压上升到1.5~1.7 kg/cm2、维持105~120 min.开始升火时,烧大火猛攻,需要点火后2 h袋内中心温度达97~100 ℃,然后维持15~18 h[1-2].中途不可以停火,不可以降温,维持文火,维持100 ℃。培养好的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粗壮浓白,待料温冷却到28 ℃时在菌袋两端接种。也可在灭菌后,将打孔、接种同步进行。接种后用透明胶带贴封接种孔。每瓶菌种可接种25袋。
4、发菌管理接种后前3 d,室温调节到25~27 ℃,使菌丝成长健壮。当菌丝长到料深的1/2时,其成长开始变慢,此时松动袋口扎口绳,或在菌丝成长前方的1.0~1.5 cm内穿刺1~2行微孔增氧。发菌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0{bf}左右。且不可有过分明亮的光照,门窗要遮光。
5、催蕾管理室外菇棚排袋办法如下:将场地整理成宽30 cm、高15 cm的畦床,床上铺1层砂土,再铺2层薄膜,将菌袋两端袋口割开堆放到畦床上。菌袋堆放的方向,应与菇棚的门窗方向一致。割袋与排袋同时进行。菌袋开口前,用34{bf}石炭酸液或溴氰菊酯(敌杀死)3 000倍液、乐果2 000倍液对菌袋消毒和场地灭虫处置。用锋利小刀沿扎口绳将袋口薄膜割掉[3].割袋之后,伴随菌丝体褐化时间的延长和颜色的加深,袋口周围表面会形成1层棕褐色的菌皮。转色正常的菌皮呈棕褐色和锈褐色,具光泽,出菇正常。结合菌袋转色,连续3~7 d拉大温差,使昼夜温差达8~10 ℃,直到出现很多白色粒状物,并分化成菇蕾。
6、出菇管理出菇期间菇棚温度维持在15~26 ℃,以20~24 ℃最好。原基形成后,要增加喷水次数,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bf}~90{bf}.前期主如果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中后期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子实体成长期间呼吸用途旺盛,在出菇期间,要加强菇棚通风,维持空气新鲜[4].出菇时光照度维持在500~1 000 lx,在成长期间不要随便移动菌袋,也不可使菇棚的光源紊乱。茶薪菇可连采3~4潮菇。每采完1潮菇,将袋用塑料薄膜盖好,停水7~10 d,维持空气相对湿度70{bf}~75{bf},采菇处创面愈合后,再按上述办法进行催蕾。
7、采收及保鲜当菌盖颜色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需要整丛或单株一次性采下,随即切削菇脚。将鲜菇放在15~20 ℃的空调房内风干至8成干,然后用塑料袋或泡沫塑料箱包装,在袋口或箱口用4~6层吸水性好的卫生纸盖好,密封冷藏,保存温度为5~10 ℃。在运输过程中,将菇体适合压紧,预防在包装容器内震动。
如何种植茶树菇?
茶树菇种植办法:
1、选种
选择水平好,菌龄低于80天的适龄菌种。建议菇农从合法单位直接引进母种扩繁。
2、接种
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可以超越36℃,温度低于30 ℃后,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再经消毒后可开接种,接种时袋口要挨近酒精灯火焰处,袋口朝下,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大多数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然后扎紧袋口,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25袋。
3、培养
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室内应维持23 ℃左右。相对空气湿度应维持低于65%左右。室内光照不可以太强,早晚通风,勤打扫,菌丝成长经30天左右,可解开扎口线,进入少量空气,使其更快成长。一般温度适合,60天左右,可开袋出菇。
4、管理
菌袋长满菌丝后,再过10天左右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7天。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6天,15天后再逐步提升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时间间隔约需5-15天,采摘三期菇后,如菌袋干燥失水,可开袋喷水。
5、病虫害防治
茶树菇在整个食用菌当中属中温偏高菌类,病虫害尤为紧急,对于茶树菇,主要以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发现杂菌准时处置,最好办法是人工捕捉,万不能以用0.1%菌合脂或迷灭丁加水喷射,可以完全根治,但应该注意浓度不要过高。
扩展资料
茶树菇容易见到病虫杂菌:
1、青霉
一般接种六到十天后菌筒出现黄豆大青绿色毒点,将来慢慢扩大并妨碍茶树菇菌丝成长,紧急时可杀死茶树菇菌丝,重要原因是菌种不纯、带杂、接种消毒不严导致接种污染。
2、白霉
菌丝恢复成长后,有一层稀疏的白色菌丝,在茶树菇菌丝前面或一边开始成长,象绒毛状妨碍茶树菇菌丝成长,重要原因是:菌种不纯,封口不严。
3、虫害
为害茶树菇最紧急的虫害为菌蚊。防治手段:搞好环境卫生,在门窗等通风处装双层纱布,并按期喷上菊脂类杀虫剂,室内装上网格小一点的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
4、绿霉
菌筒在走菌期或开口后从口上开始出现绿色斑块,将来飞速扩大,整筒变成墨绿色,整个菌筒报废。重要原因:环境条件太差,开口时高温高湿通风不好的,菌种抗杂能力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树菇
猜你喜欢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