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理财 >

七大私募发声!这个板块有望复苏

www.dpnrrd.com 2025-01-13 17:30 理财

【导读】私募看好2025年消费板块的复苏行情,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驱动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任子青 吴君 近期,在各项政策支持之下,消费复苏态势明显。而资本市场上,消费股并未跑赢市场,在政策大力提振内需促进消费之际,消费行业的后续势头如何,消费股在多年低迷后,是否会迎来复苏行情,2025年消费板块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丹羿投资执行合伙人、基金经理朱亮,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方磊,凯思博投资董事总经理徐涛,东方马拉松投资总经理、投资经理陆江川,明世伙伴基金大消费研究员王宇昊,以及淡水泉投资等七大私募。 以下是七家私募的核心观点: 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重点关注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经营稳健,估值合理,股东回报有支撑,有宏观经济改善预期的向上贝塔,同时重点关注受益于一揽子增量消费政策刺激的相关标的。 丹羿投资执行合伙人、基金经理朱亮:我们关注有爆发力的新型消费、低渗透率的IP消费,以及长期能出海拓圈的消费趋势,也关注行业龙头积极主动求变的零售消费。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方磊:随着房地产迎来长周期拐点,传统的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失效,预计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叠加当前处于经济动能转型期,政策对消费的重视程度将有所提升,因此明年促消费政策大概率将继续推进。 凯思博投资董事总经理徐涛:2025年消费股更多是结构化行情,因为消费复苏是缓慢的,我们更看好直接受益补贴的家电、汽车,还有消费电子产业链,中长期看好兴趣消费赛道。

东方马拉松投资总经理、投资经理陆江川:2024年6月以来,我们坚定看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的投资机会。在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全球技术领先的赛道中,中国有望崛起1-2家全球性的医美美妆公司。 明世伙伴基金大消费研究员王宇昊: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让利于民,提振边际消费倾向,实现经济发展内循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 淡水泉投资:自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出以来,9月份、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比较明显的回升。在扩围增额之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有望继续拉动明年的消费。在政策刺激下,当前经济显现一些积极迹象。 政策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回升 中国基金报:近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目前的效果如何,你预计对整个消费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方磊:9月以来消费延续修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至4.8%的年内次高水平,显示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在显现作用。从10月的消费数据看,有政策支撑的商品消费明显强于服务消费。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10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2%、18.0%、7.4%、3.7%。同时,一揽子政策有助于消费者预期改善,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1.2个百分点,为连续6个月回落之后的首次回升。

向后看,预计存量政策将继续释放效能,中央稳经济、促消费的决心较为明显,后续促消费政策有望加码,政策对居民消费预期有提振作用,预计消费市场会延续修复。 徐涛:从最近两个月的社会零售数值可以看出,消费在逐步复苏,复苏最大的贡献力量是政府补贴的家电和汽车。消费者信心不足,是这几年消费较弱的最重要原因,目前政府出台包括化债、刺激地产消费、财政补贴更多转向民生消费等措施,都会逐步提升消费者信心。所以,展望明年,消费会经历逐步复苏的过程。 朱亮:10月以来以旧换新的促消费政策效果显著,尤其是家电、汽车领域高频数据良好,目前已经延伸到电动两轮车、家具等领域,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扩大补贴的范围,包括手机、平板等3C产品。目前看居民的潜在消费动能有所激活,到年底之前都会延续目前景气恢复的状态。 陆江川:今年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相继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各电商平台纷纷跟进。空调、汽车、家装等市场的政策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我们认为,目前宏观经济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在海外需求疲软等背景下,出台政策拉动国内需求非常有必要。我们预计2025年国家将定向出台面向生育友好、银发经济、耐用消费品、消费升级等相关政策,促进内需的可持续增长。 余定恒: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明显,带动了被补贴品类的销售,消费市场呈现出回暖的态势。 王宇昊:今年以来,政府出台多品类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助力消费企稳回升。9月、10月连续两个月社零同比增速回升,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家电类产品尤为明显。除了国补外,各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符合当地情况的品类进行额外补贴,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后续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淡水泉投资:今年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出以来,9月、10月的数据可以看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明显的回升。看分项,家电和汽车增速较高,体现了直接补贴的政策效果。近期发改委表示明年会继续推进以旧换新政策,并且会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贵州省近期已经开始把以旧换新补贴扩展到手机、平板电脑等品类。在扩围增额之后,政策有望继续拉动明年的消费。 后续补贴等政策量级和范围有望扩大 消费持续复苏值得期待 中国基金报:政策不断支持消费复苏,你预期会有哪些增量“政策包”,后续消费行业复苏势头如何? 方磊:明年促消费政策大概率将继续推进,我们认为消费的持续复苏值得期待,消费复苏趋势明确,但消费复苏弹性还需要看经济内生动能的恢复程度。 后续增量政策可能围绕几方面进行:第一,继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逐渐扩大补贴范围;第二,可以通过消费券的形式对服务型消费进行补贴;第三,继续优化地产政策,一方面从减轻购房、持房成本入手,为居民消费腾挪空间,另一方面从改善房价预期入手,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信心;第四,可以通过个税改革进一步促进中等收入人群消费。 朱亮:各部委正在研究制定明年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若以旧换新补贴延续,那么从力度上可能和今年四季度差不多,但从时间跨度上会超过今年,对整体消费会有进一步的拉动作用。除了国家层面,明年地方政府也有望推出一些生育补贴,或者以消费券的方式刺激线下实体消费。 余定恒:增量政策可能的增量方向,一是扩大消费券发放规模;二是加大以旧换新的力度,扩充以旧换新品类;三是政府推出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如降低增值税。长期来看,政策的效果将取决于其执行的持续性和深度。如果政策能够持续实施并不断优化,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徐涛:预计未来长时间都会看到刺激政策的不断出台,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收储,直接刺激和补贴消费,加大财政转移民生等措施,提升消费者信心,提升需求。我们觉得政策将逐步在明年产生效果,但不能期望一下就恢复到2019年水平,这是一个逐步回升的态势。 王宇昊:今年1500亿元以旧换新统筹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可能会是后续政策支持的增量方向之一。后续政策刺激的量级有望扩大,持续性增强,在今年已有的补贴品类基础上,会再次扩大范围。明年对于消费的带动效果会比今年更加明显。 淡水泉投资:除了针对商品消费,后续市场期待看到出台更多针对服务消费的补贴政策。比如最近上海推出了餐饮业的针对性补贴,拉动餐饮消费效果显著。市场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领域的服务消费补贴,比如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生育、托育、养老等领域,以及文旅、教育培训等领域,相信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有望支持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消费增长。 居民消费预期持续改善 经济回升态势向好 中国基金报:在政策刺激下,消费数据明显改善,这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哪些影响?你对明年的经济发展有何预期? 方磊: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0个百分点,消费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动能。在政策刺激下,如果消费数据出现明显改善,将进一步增加国内经济内生动力的回升。向后看,随着国内积极因素持续增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得以巩固,即使阶段性经济存在波动压力,明年整体经济也将继续处于复苏通道中。 余定恒:消费政策短期对社零增长有一定拉动,需求上来之后,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利用率,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让企业的整体盈利中枢抬升,同时对冲外需可能减弱的风险。明年内需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财政政策上预期会更加积极,国内政策托底和政策对冲的决心强烈。 朱亮:消费数据的改善,不仅会从数据上助力经济增长,帮助企业去库存,增加生产,同时也会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加就业机会。我们对明年的经济稳中向好保持信心,尤其是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叠加二三季度的低基数,整体上2025年的基本面将好于2024年。 淡水泉投资:在政策刺激下,当前经济显现一些积极迹象。比如代表企业资金宽松度的M1指标在10月份同比降幅收窄,显示经济活跃度在提升,背后原因可能是9月底以来政策推升之下,商品房销售好转以及股市财富效应带来的居民消费边际改善。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转正,支出增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呈现增长态势,显示经济出现修复。我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持续跟踪、评估这些高频数据,来确定经济修复的程度。 徐涛:随着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政府上台,我国出口将面临更大挑战,但国内各出口产业链的应对能力好于2018年。另外,为了对冲出口的负面影响,政策层面会加大力度刺激内需,我们预计关税最终对出口的影响会好于目前市场的悲观预期,明年国内依然有望实现4%至5%的GDP增长。 王宇昊: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让利于民,提振边际消费倾向,实现经济发展内循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具体到明年,在出口存在较大扰动的情况下,短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应加大力度,以保持适当的总量增长水平,为转型升级争取时间。我们对明年经济发展整体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消费股有望迎来双驱动 积极把握结构性行情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2025年是否会迎来消费股的行情? 方磊:随着经济不断修复,政策支持有望带动经济内生动能的修复,优质消费类板块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从行业基本面来看,过去几年消费行业供给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出清,而后续持续的政策发力和经济复苏循环有望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行业供需格局较优,当前消费板块整体处于合理偏低的估值水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好转,我们会看到优质消费类资产的业绩有所兑现,当前偏低的估值水平意味着业绩兑现后股价的弹性较大,消费类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业绩的双驱动。 徐涛:消费股2025年的行情会比今年好,但更多还是结构化行情,因为消费复苏是缓慢的,我们更看好直接受益于补贴的家电、汽车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另外,我们中长期更看好兴趣消费这个赛道,类似于当年日本,消费者对兴趣消费的需求会保持持续增长。 朱亮:消费股整体估值目前比较合理,消费股一直都有行情,但都是结构性行情,比如今年以来的潮玩、古法黄金、户外服饰都走出了独立行情。在总量有压力的背景下,部分细分赛道保持高景气度。2025年若想实现消费行业整体的贝塔行情,则取决于地产能否止跌回升,经济增长能否逐步复苏。 余定恒:此轮政策转向的核心是打响中国资产保卫战,国内的核心资产无非是金融、地产和消费,叠加内需抓手的刚需性,乐观预计明年下半年消费行业整体的基本面将有所好转,同时要考虑宏观经济预期、市场流动性等因素。 王宇昊:在居民财富持续增长、收入预期提升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股往往会有较好的超额表现,但当前的环境并不支持消费股全面跑出超额收益。我们认为消费股在2025年虽然不具备大行情的机会,但是看好消费行业的未来持续性。 汽车产业链投资核心 要抓住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趋势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目前汽车市场消费情况,汽车及其产业链有哪些投资机会? 徐涛:在政策刺激下,今年汽车销量是超预期的,预计补贴政策在明年还会继续,所以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明年依然可以期待。但是我们也看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50%,并且竞争依然很激烈,所以只有在技术、成本、出海、高端化做出壁垒的整车企业才值得真正看好。 朱亮:国内电动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而自主车的份额已经提升到了65%左右,我们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延续,最终新能源车、自主车会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合资车、燃油车会变成小众市场。2025年电动车虽然进入到渗透的尾部阶段,但智能车将开始快速渗透的阶段,看好智能驾驶相关的主机厂以及产业链机会。 王宇昊:在电动化的下半场,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市场消费的重要研究方向。重点关注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及产业链投资机会。 余定恒: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在电动车领域增长显著,中国汽车市场正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消费升级与新能源车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一线城市注重品质和智能化,三四线城市价格敏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国际化。

投资机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上游的锂、镍、钴等资源稀缺性凸显;中游的电池制造和轻量化零部件前景广阔;下游则是优秀整车厂商通过品牌与技术生态实现高溢价。 陆江川:当前乘用车市场的总量红利已基本消退,但自主品牌表现亮眼,其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并在出口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稳步提升,同时智能化软硬件的应用也在加速落地。

投资机会方面,传统零部件领域,自主品牌崛起,推动了一批国产替代型零部件企业发展,例如座椅、空气悬挂等领域的公司。这些子行业尽管长期格局未必优秀,但在中短期内增速较快。与此同时,部分国内零部件企业正通过“出海”战略规避内卷。

在智能化方向上,特斯拉FSD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比亚迪积极部署智能驾驶芯片上车,可能让2025年成为“智驾元年”。关注智能驾驶软件(如域控制)、智能座舱以及线控系统(刹车、方向盘等)。

总而言之,汽车产业链投资的核心逻辑在于抓住新能源和智能化两大趋势,同时关注自主品牌崛起和国际化拓展带来的机会。 白酒行业仍处于出清阶段,目前估值合理 预计经济复苏后白酒行业也将修复 中国基金报:临近年底,白酒行业现在情况如何,估值怎么样,未来的投资机会如何? 余定恒:截至2024年11月28日,白酒行业状况整体表现平稳,但增速有所放缓,目前仍处在周期出清阶段,行业还在去库存,近一个月的白酒行业股票的市盈率为20倍左右,市净率在5.7倍左右,估值合理。白酒作为高端消费和典型顺周期行业具备显著的需求修复弹性,预计明年年中预期见底。 陆江川:目前,白酒行业处于消费淡季,酒企主要以去化库存、稳固价盘为主,经营相对较为平稳。预计2025年春节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各方对明年需求预期谨慎,茅台、五粮液等龙头酒企有望在理性下调增长目标上达成共识。从估值来看,白酒目前估值低于近五年和近十年来的均值水平,并且龙头公司分红率不断提升,部分酒企甚至承诺了绝对金额的分红方案,估值底部直接对标红利股。

目前白酒处于预期先行、基本面磨底的阶段,虽然短期国内外宏观环境、渠道信心仍将影响板块表现,但中长期来看,随着政策面回暖、经济复苏、渠道包袱释放、报表触底,股价有望先于报表出现拐点。 徐涛:我们判断本轮白酒调整下行周期还没结束,并且本轮价格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当然目前估值也回落了许多,但考虑到周期还在下行,并且产能没有出清的情况下,所以投资还主要是看最头部的企业。 朱亮:2024年白酒动销压力较大,预期2025年行业理性降速,但近两年供需失衡加剧导致的库存累积风险仍需要时间逐步缓解。目前行业估值水位已经处于相对偏低水平,且股东回报明显增加,头部的白酒股的股息率已经能达到3%至4%水平。随着政策刺激下的经济修复预期,以及地产行业的底部企稳,预计白酒行业有望实现一轮修复。 王宇昊:当前白酒公司的静态估值水平并不高,但是股价里反映的是在未来需求端偏悲观的情况下,存在业绩预期下修的可能性。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库存周期的过程,通过供给侧的克制来开启主动去库存的过程可能是一种解法。供给端维持一定的增速,等待需求端改善是另一种解法。我们相信行业内领袖企业的智慧与决策,看好经济复苏后白酒行业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的机会。 关注互联网平台、服务消费和兴趣消费 出海以及重组胶原蛋白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重点关注哪些消费投资方向或细分赛道,逻辑是什么? 徐涛:中长期我们看好性价比、兴趣消费和出海。类似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在房地产大调整,人口红利逐步结束,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会更加注重性价比,同时会更加倾向于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兴趣消费和旅游等服务消费上,这些行业会维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另外,由于总量消费见顶后,只有出海才能找到大的阿尔法,企业可以凭借优质产品和低成本高效的供应链,去拿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比如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板块。 王宇昊:参考海外经验,更看好服务型消费和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方向。背后逻辑是在人口总量达峰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与实物产品消费相关的方向在总量上承压,必需品消费在价格上承压。而服务型消费及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方向的空间更为广阔,且更有能力获得溢价。 朱亮:关注有爆发力的新型消费和低渗透率的IP消费,关注长期能出海拓圈的消费趋势;同时也关注行业龙头积极主动求变的零售消费。因为有变化才有机会,拥抱年轻人才能拥抱新时代。 方磊:主要关注服务消费板块,例如航空、快递、白酒、服装、休闲服务、医疗服务等,以及互联网板块的投资机会。服务消费板块的投资逻辑更多的在于行业需求稳步修复、供给持续优化、供需格局较优;互联网板块的投资逻辑在于优质企业内部效率提升、盈利创出新高,但预期低迷压制估值,估值有待修复。 余定恒:重点关注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经营稳健,估值合理,股东回报有支撑,有宏观经济改善预期的向上贝塔,同时重点关注受益于一揽子增量消费政策刺激的相关标的。 陆江川:2024年6月以来,我们坚定看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行业的投资机会。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是我国在这一细分材料领域的领先科技成果,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另外,材料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价值也非常具有想象力,不仅在国内医美、医疗器械、美妆行业中快速渗透,并且已经启动了国际化进程,在东南亚国家获批上市。我们认为,在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全球技术领先的赛道中,中国有望崛起1-2家全球性的医美美妆公司。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Tags: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所含 红粉台阁 商都 跳舞兰 导师 酶制剂 彩票 搅拌 单亲家庭 许褚 父子 冷镀锌 间苗 经营管理 刘耀梅 投食 刘永福 打好 发霉 云猫 武汉 东阙都 交通管制 姜葱蒜 零濡鸦之巫女 江北区 西梅 叶片尖 刘锡山 海胆 午睡 人体彩绘动物 新安 植物世界 吴英案 春丝 刘光亭 食盐 调匀 长春市 云家居 泡沫箱 颅骨 渠道 切口 场次 发软 土蜂 鱼口 侯瓒 唇霜 您在 darr 末梢神经 沧县 陆骐峰 土地 少食 晒干 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