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健康 >

世界肾脏日丨了解这份慢性肾脏病知识,让“肾”命更健康!

www.suktch.com 2025-03-14 16:35 健康

2025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肾脏,这个如同精密过滤器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重任。然而,急性肾损伤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会打破肾脏的正常运转。

更让人担忧的是,急性肾损伤如果没处理好,还可能让肾脏走向慢性化,逐渐失去功能。我国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约50%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脏病,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在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之际,我们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科学一级主任医师、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段绍斌来介绍如何在“肾脏保卫战”中抢占先机。

认识急性肾损伤——你的肾脏可能比你想的更“脆弱”

一位67岁的张奶奶感冒后出现颜面部和双腿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出血肌酐超过100 μmol/L,当时未予以重视。后水肿症状逐渐加重,她开始自行服用中药汤剂2天,随后出现恶心呕吐。

一个多月后再复查时,血肌酐飙升至736.6μmol/L,住院后经肾活检确诊为急性肾损伤。尽管通过急诊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情况好转后出院,随访后发现,患者转为慢性肾衰竭,继续进行透析治疗。

从急性损伤到肾衰竭的“崩塌”,张奶奶的肾脏遭受了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风暴、肾毒性中药的“雪上加霜”、延迟就医错过黄金治疗、慢性化“悄然启动”的四次打击。

由此可见,急性肾损伤从来不是“一次性危机”。每一次血肌酐升高、每一片可疑药物、每一刻延误治疗,都在为慢性肾脏病“铺路”。记住:早一天发现,多一份生机——这正是“世界肾脏日”呼吁“早检查,保健康”的真正意义。

段绍斌表示,肾脏好比一个24小时运转的“智能滤网”,当遭遇脱水、感染、药物毒性、手术等打击时,这个精密系统可能在48小时内崩溃,出现尿量骤减、尿液颜色变深如浓茶、颜面部与双腿浮肿,结合肾功能检查结果,即可知晓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当于“滤网”突然堵塞,此时若处理不当,局部缺血缺氧将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激活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疤痕工兵”,引发间质纤维化。所以,一旦发生急性肾损伤,必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急性肾损伤进展到慢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后,这些信号提示慢性肾病危机

段绍斌介绍,要学会识别提示慢性肾病危机的信号,如持续升高的“毒素报警器”——尿量恢复、浮肿消失等急性肾损伤临床症状缓解后,肾功能指标未完全回落至原来水平,或多次复查有升高趋势;

尿液中的“泡沫警报”——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类似啤酒沫),尿常规显示尿蛋白 ≥ 1+;

夜间的“排水异常”——夜间排尿 ≥ 2次;

血压“悄悄爬坡”——血压持续 140/90mmHg,尤其舒张压升高明显,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仍控制不佳;

全身症状警报——面色苍白,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悸、大汗,晨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气带有氨味,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尿素霜”,骨痛;

超声下的“萎缩警报”——彩超提示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肾脏回声增强。

预防慢性肾病——别让急性损伤变成“终身负担”

段绍斌表示,守护肾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如今年世界肾脏日所呼吁的,早检查不是选项,而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肾脏远离“无声的崩塌”。具体而言,有以下预防方法:

1.早期风险评估,早期预测:

采用现有的急性肾损伤进展至慢性肾脏病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及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后急性肾脏病与急性肾脏病后终末期肾脏病和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早期筛查和识别急性肾损伤后肾脏慢性化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

2.及时治疗,为肾脏“止损”:

早期治疗是逆转急性肾损伤的关键。通过积极的病因排查及针对性治疗,避免感染、脱水、肾毒性药物等二次打击,挽救受损的肾脏。

3.控制基础疾病,为肾脏“排除隐患”: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水平,管理心血管共病等。

4.饮食调理,给肾脏“减负”:

急性肾损伤期间,注意限盐控钾,少蛋白,优蛋白,每天摄入20-30 kcal/kg的能量。

5.生活方式调整,为肾脏“充电”:

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避免劳累,预防感冒。

6.肾脏替代治疗的合理应用:

严重急性肾损伤(如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容量超负荷)需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7.抗肾纤维化治疗方法的探索:

已上市的肾脏保护药物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普利类、沙坦类),使用上述药物对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并发急性肾脏损伤时预防肾脏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基础的肾功能水平确定是否使用及使用的剂量,同时注意监测血肌酐、血钾、血钠;正在临床实验阶段抗纤维化的新型药物有吡非尼酮,美氟尼酮等。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和干细胞在动物实验阶段对急性肾损伤后肾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尚未应用于临床。

8.复查与随访,为肾脏“护航”:

对急性肾损伤进展到慢性肾病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并建议复查尿沉渣、尿白蛋白/尿肌酐、血常规、肾功能、泌尿系彩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王秀芬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Tags:健康肾脏肾脏病急性肾损伤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东师 聪明 常有 微众 红面 寒性水果 水族馆 节目内容 勋章 基地 牙齿健康 观景台 双酚 特鲁多 申奥 公开 APP 蒸发 活饵 评价 斗鱼 俞愉 吴奇隆 腐生菌 喝豆 蓝环章鱼 山东省考排名 周口市 饼子 憩室 氧气量 姚明 铜管 军鱼 赖床 分株法 薄荷糖 青木瓜 上海鲜花 分别为 长者 烟鬼 投降 渔歌 黄瓜汁 铁圈 拔掉 发现 制暴 拒绝 正确 感恩 满足感 猪脂 干痒 闪退 汽车 BSCI 薄沙 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