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茶科普 | 茶多酚的发现与研究历程【茶多酚健康系列Ⅰ】

www.wzhile.com 2025-08-12 13:54 生活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占茶叶干重的18%~36%,与茶树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成茶的色泽、风味和健康等密切相关。茶叶作为药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后来逐渐成为日常饮品。作为茶叶中最主要的功能性成分,茶多酚从被化学家在茶叶中发现,到成为食品添加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植物药、新食品原料等,经历了很长时间。多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严谨的细胞实验、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从多个角度证实了茶多酚的健康功效,这为开发含有茶多酚的新功能食品和保健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首先介绍茶多酚的命名和功能应用研究历史部分。

茶多酚

1847年,德国化学家罗莱特首次从茶叶中发现了茶多酚。但由于当时科技水平和认知的限制,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对其结构和健康功效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随着茶多酚健康功效不断被发现,它在许多领域尤其是食品健康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01.茶多酚的发现与命名

茶多酚在历史上被称为单宁,又名鞣质,其从发现到最终名称的确定经历了很长的研究过程。

1847年罗莱特发现茶叶中含有带没食子酸的单宁,过去认为茶叶的苦涩味是“单宁”的作用;1861年在茶叶中发现酚酸类的没食子酸,随后又发现了槲皮素;1903年普罗克特把“茶单宁”分为没食子“单宁”类和儿茶酚类,人们从“单宁”的研究转向儿茶多酚类。1926年日本辻村博士首先从日本变种茶树中分离出L-表儿茶酚,随后儿茶酚类物质在茶中陆续被发现。截至20世纪60年代,在茶中已发现11种儿茶酚类化合物;1940年,林孚、史里郎加提出多酚类化合物这个名称,并将其分为儿茶多酚类和黄酮醇类。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各国科学家从不同品种茶树中陆续分离出其他多酚类化合物,分别被归纳为花白素(花青素)、黄酮醇类、黄烷酮类,后将黄烷醇、黄酮醇、黄烷酮和花白素(花青素)总称为黄酮类或黄碱素类。一般意义上的单宁(鞣酸)是水解单宁,可以与生皮作用产生鞣革反应,而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大部分是缩合单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称为单宁并不合适。由于多酚类化合物涉及面很广,为了科学地表达茶叶特点,给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冠以“茶”字,茶多酚这一命名率先被中国使用,后逐渐被国际上的有关刊物接受,将单宁(Tannin)或茶单宁(Tea tannin)逐渐改为多酚(Polyphenols)或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02.茶多酚的健康功能研究

对于茶叶的保健功能,自古便有记录。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相关注解文献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这是对茶叶药用价值的描述。但是人们对于茶多酚保健功能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以前人们对茶叶保健功能方面的认识主要是围绕着咖啡碱进行,对于茶多酚的研究并不多,甚至曾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直到1905年12月17日,《纽约先驱报》有文章中提出“单宁没有什么坏的作用”,从此人们对茶多酚的认识有了一个转折,否定了茶多酚对人体的危害性。

阮宇成在其文章中提到,Rusznyak等在1939年发现了茶叶中的黄烷醇类、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得到肯定。但是在193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茶多酚的认识仍较为有限。1981年以后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从事茶多酚抗癌方面的研究,逐步证实了茶多酚的抗癌作用。陈瑞锋等在1984年开始研究茶叶中天然成分抗氧化作用和黄烷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于1992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日本的奥田等首次证实了儿茶素的抗突变作用;1996年,日本的山本(前田)万里等发现甲基化的儿茶素具有抗过敏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科学家杨贤强开展了关于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机理、茶多酚的毒理学及某些药理药效的研究。

03.茶多酚保健功能应用的重要事件

茶多酚凭借其保健功能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1988年天津召开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协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卫生部确定了茶叶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湖南农业大学在1993年成立的校办企业长沙金农天然植物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涉及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方面的业务。

1995年杨贤强等负责制定的关于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行业标准被颁布。1997年,杨贤强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亿福林”心脑健,成为茶多酚作为“准”字号药物的第一个产品。2004年,杨贤强、王岳飞、陈留记主编的《茶多酚化学》出版,是国内外第一本有关茶多酚的专著。程书钧院士在抗致癌物研究中发现绿茶及其主要成分儿茶素可明显抑制癌变,同时儿茶素对人的尖锐湿疣及炎症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因此获得国际专利。

经过临床试验后,2006年10月31日FDA批准Veregen(来自茶叶提取物中的药用复合组分茶多酚)作为新处方药,用于局部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和肛周疣,这是FDA根据1962年药品修正案条例首个批准上市的植物(草本)药。原卫生部2010年第17号公告批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新资源食品。2015年颁布了茶多酚在茶制品中相关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GB/T 31740.2—2015。2016年颁布了以茶叶为原料提取的儿茶素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食品添加剂茶多酚的质量规格等要求,适用于食品工业中茶多酚的生产和使用的国家标准GB 1886.211—2016。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第10号公告《关于巴拉圭冬青叶(马黛茶叶)等9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批准儿茶素为新食品原料。

供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 陈丹审稿:中国茶叶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王岳飞教授

Tags:茶多酚茶科普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农门娇 龟甲 安西優子 白果仁 出现 莲花 玫瑰花 追星 万晨 丁酰氯 Jimmy Ni 节课 淤青 伦敦上空的鹰 欧美 公共卫生 藤三七 就可 弹性 彩虹 何兴丽 罐子 寒凉性 夫子庙 香油 网上报名 高中学生 软水 在政策规定上 头发护理 缴交 民族 沼虾 草复叶 伊威 土表层 口腔癌 相克的食物 地震 泳姿 农心 紫苏叶 配制 河虾 绿豆粥 调味料 滞留 水肿型 信标 大花飞蓬 结节 苔黄 护法哪吒 于正 巧洗 刘剑 桃花 红茶菌的功效 航空公司 如何清除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