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漂亮的漂流者——水母

www.hls800.com 2024-07-18 13:24 生活

漂亮的漂流者——水母

在动画片《海绵孩子》中,可爱的海绵孩子总会和憨厚的派大星相约去捉水母,这种海洋中看着柔美又梦幻的生物给它们带来了不少快乐。现实日常,在制药、科技、艺术等方面,人类从水母身上也获得了不少想法。那样水母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今天就让大家来揭开水母神秘的面纱吧。

水母是一种十分漂亮的水生动物,它们的出现可追溯到6.5亿年前,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现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中。水母的类型不少,国内容易见到水母类有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僧帽水母、海蜇等,大家总是依据它们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

图:海月水母:典型的漂流水母,极具观赏性,可作为家庭水族品种养殖

图: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为世界级濒危物种,对水质需要极高,是唯一在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

图:狮鬃水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母之一,性情凶猛,有极高危险性,常会有伴生鱼——水母玉鲳,跟随其左右

图:僧帽水母:身体呈蓝青色,有呈僧侣帽子式的浮囊,能预测风暴,有剧毒

图:箱形水母:因形似箱子而得名,又被叫做“海中黄蜂”,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每只箱形水母体内所含的毒液都足以致60名成年人死亡

1.水母的体貌特点

水母为无脊椎动物,它没大脑、骨骼、心脏、血液和鳃等,身体含水量一般可达95%以上,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些触手可长达20~30米。水母没双眼,但伞边缘的缺口中有可以感受光线强弱的点眼。水母也没口腔,它们用触手捕获食物后,通过输送管将食物运送至伞状体底部的消化囊。若消化囊吸入空气,该水母将极易死亡。

2020年,美国加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深海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管水母,它的外环直径约为15米,有文章指出,研究所的发言人透露其全长将近119米。虽然管水母并非真的的钵水母纲,只不过水螅虫纲的一目,是由水母体与数百万的水螅体组成,但有这样长度还是让人惊叹不已。

图:澳大利亚深海拍摄到的管水母

2.水母的繁殖和生活史

广义上水母指具备水母型的刺胞动物和不是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等。水母型刺胞动物又包含小型的水螅水母和大型的钵水母。

图:刺胞动物门分类

刺胞动物门水螅纲生物的生活史大部分由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组成。以桃花水母为例,雌雄水母将精子卵子排入水中受精,受精卵第一发育成一个微小的,满被纤毛的浮游幼虫,后幼虫固着在石土等外物上,发育成一个极小的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可以出芽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就是无性代。水母体发芽,变成小水母,小水母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生殖,小水母便是有性代的开始。也就是说,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动物学上将之称为世代交替。日常大家容易见到到的水母是有性的水母型。

图:中国产信阳桃花水母生活史

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以海月水母为例,雄性水母排出精子, 进入雌体与卵受精后,发育为浮浪幼虫, 浮浪幼虫离母体固着外物后上端出生口和触手, 发育成水螅型, 称为螅状幼体。后体横裂, 自口端向下分层为钵口幼体, 后再连续分裂形成很多盘状个体相连的横裂体。盘状体逐个掉落成碟状体, 再渐渐成长发育成幼海月水母, 成熟后便进行有性生殖。

图:海月水母的繁殖过程

水母繁殖部分图片

水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一般要历程浮浪体、水螅体、碟状体、水母幼体四个阶段才能发育成水母体。

图;水母发育的四个阶段

图:浮游幼虫

图:水螅体

图:碟状体

图:水母幼体

3.关于水母的十万个为何

(1)水母与海蛰的关系及蛰伤处置

水母就是海蜇吗?

大家平常食用的海蜇只不过水母的一种。海蜇体形呈半球状,上面呈伞状的称为海蜇皮,下方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称为海蜇头。海蜇不只口味爽脆,其营养成分也高,有清热化痰、消肿散结之效。但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每年都有渔民因捕捞海蜇而被蛰伤的病例发生。

图:海蜇

图:用海蜇做的佳肴

新鲜海蜇主要由95%以上的水分和部分蛋白质构成,捕捞后极易自溶,很难保存。为了让海蜇维持质地爽脆,在加工过程中会用很多明矾,建议买家在食用盐渍海蜇时进行食用醋浸泡,以减少铝残留风险。

被水母蛰了如何解决?

大多数水母都是有毒的,在20世纪有近百人被叫做“海中黄蜂”的箱水母蛰伤而死亡。水母的触手布满几亿个刺细胞,能喷射毒液,带有毒液的刺可以麻痹甚至杀死敌人或猎物。但每一个刺细胞只能发射一次毒液,所以水母需要不断更新刺细胞来保证自己威慑力。水母并不会放电,海绵孩子动画片中水母会电人的场景,只不过为了将被水母蜇到时产生的触电般的麻痛感表现出来而夸张化了。

大家在海中游泳时必须要小心水母,由于有的水母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如毒性凶猛的僧帽水母,它的触手可以延伸到10米以外。若大家遭到僧帽水母的攻击,即便侥幸逃离死神之手,也难躲开致残的风险。

图:僧帽水母

不幸被水母蜇到的皮肤上会出现形似鞭打的红印子,此时切记不要用淡水冲洗伤口,由于淡水会刺激刺细胞释放毒液。大家应该先将覆盖在皮肤上的海蜇组织清理掉,用海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飞速送医。

(2)水母的伴生鱼

水母有“小伙伴”吗?

虽然水母让人闻风丧胆,但它也有追随者。比如,一种叫水母玉鲳的鱼可以和狮鬃水母共生。这种鲳鱼的产季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小鱼仔会躲进狮鬃水母身上,待鲳鱼长大后就会游离。水母玉鲳会在狮鬃水母身上寻求庇护,它们巧妙地避开狮鬃水母带毒的触手,在水母“伞”下灵活游动。水母玉鲳将狮鬃水母当作我们的挡箭牌来躲避捕食者,有时也会将一些不大的鱼引诱到狮鬃水母的打猎范围内,待水母大快朵颐时,落下的残渣碎屑自然是进了水母玉鲳的肚中。就如此,狮鬃水母与水母玉鲳互利共生,狮鬃水母保护了水母玉鲳,而水母玉鲳又清理了在狮鬃水母身上栖息的小生物。

图:水母玉鲳与狮鬃水母共生

(3)水母发光原理及其应用

水母为何能发光

有的水母会发光,水母发光靠的是一种叫埃奎明的奇妙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钙离子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出强蓝光来。埃奎明的量在水母体内越多,发的光就越强,每只水母平均含有50毫克这种物质。

图:夜光游水母

水母发光原理可应用哪一点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水母中发现一种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烈绿光的蛋白,也就是绿色荧光蛋白(GFP)。现在这种蛋白质已经变成在现代生物科学中用的非常重要工具之一。

研究职员可借助GFP在个体细胞内进行跟踪,从而开发出更有效而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的药物。东南亚区域天然存在的砷使那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中毒,研究职员借助绿色荧光蛋白质探测水井中的砷,他们研究了修饰的抗砷细菌,当有砷存在时,它们将发出绿光。科学家们还已经修饰了其它的有机体以使其在爆炸物三硝基甲苯(TNT)或诸如镉或锌之类重金属存在时发出绿色荧光。

英国约克大学约克郡癌症研究实验室借助来自水母的发光细胞开发出一种新型癌症诊断办法,用检验变亮的蛋白质来指示肿瘤的所在地方。

4 . 关于水母的仿生学

(1)风暴探测仪

水母虽然没双眼和大脑,但它们却拥有神奇的感知能力。这是由于在水母伞盖边缘有被叫做触手囊的8个微小的凸起,每一个触手囊中都有可以听到次声波的石灰质小球。所以海上风暴到来前,水母能感知人耳没办法听到的次声波,并游向深海以躲避风暴。大家借助水母这一特质创造了风暴探测仪,该仪器可在风暴到来前15个小时做出风暴预报,为航空、航海安全提供保障。

(2)仿水母推进的水下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具备效率高、机动性能好、噪音低、对环境扰动小等特征,在海洋探测和水下作业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家以水母为仿生对象研制出仿水母式机器人。

图:仿真模型

5.水母的天敌

海洋生物中捕食水母的有:玳瑁、翻车鱼、棱皮龟等。海龟除双眼外的身体部分对水母毒液有天生的免疫力,它捕食水母时会闭上双眼连水母带毒刺的触手一块吞下去,即便双眼被蛰,受伤程度也只不过肿胀起来而已。但也由于海洋垃圾不少,常常发生海龟把塑料袋当成水母误食而窒息死亡的事件。

图:海龟捕食狮鬃水母

6.水母暴发的害处

水母分布广泛,胃口最佳,对氧气需要不高,生命力强。因为人类活动或气候的变化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水母非正常性暴发时有发生。

图:日本太平洋沿岸水母“大暴发”,渔业损失极其严重

如工厂、生活污水排放到海洋中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会使水母爆发。由于浮游生物会在富营养化的海水中很多繁殖,从而消耗水中氧气引起其它鱼类死亡,水母由于对氧气需要不高又可获得很多食物而迅速繁殖。假如一片海域水母泛滥,总是预示该海域的污染加剧。

水母暴发会致使很多水母与其他鱼类角逐食物,从而导致渔业减产。大量水母聚集还会阻塞沿海核电站、发电站 、海水淡化厂等的进水口,迫使有关设施关闭。水母暴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海洋生态灾害。

结语

水母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其大规模暴发导致的害处不可小觑。现在, 国内关于水母灾害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水母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总体尚不成熟。在日常,大家每一个人能做到的就是保护海洋环境,降低海洋中的白色污染,为净化海洋环境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知乎、科普中国、公众号:六维自然、南海洋水母王国、虫黄藻自然生物、生物100、博物、动物志
[1] 陈婉,陈斯伟.水母知多少[J].环境经济. 2019.
[2] 科普图鉴编辑部.海洋大百科[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3] 海洋里的动物[M].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0.
[4] 赵云,李东哲.海洋动物图鉴[M]. 吉林科技出版社. 2014.
[5]《海洋探秘》编委会. 海洋探秘-风王来袭[M]. 青岛出版社.2019.
[6] 日本研发出高亮度发光蛋白[J]. 中国食品报.2016.
[7] 公鲁.带来生物科学革命的水母绿光[J]. 化学通报.2008.
[8] 用发光水母细胞诊断癌症[J].生命世界.2010.
[9] 陈玉龙,王旭,胡锦矗.桃花水母生活史的实验察看[J].动物学志.2010.
[10]刘帅,孟岩.仿水母推进的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剖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
[11]陈学亮,董少杰.海月水母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7.
图源:搜狗百科,必应图片,知乎,动物世界,海洋世界传播,海洋探秘-风王来袭,腾讯视频,水母世界,知网
文案:李文琪
编辑:李文琪
指导师:初庆柱
出品方: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中国海洋掌握

Tags:海洋科普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西内るな 高蛋白食物 东方体育 激素样 人流 经营管理 诗人 黄耳龟 刘全和 基数 太阳 郑则仕 疫情 苦胆草 海兽 马戏 国光 亮色 历史 二阶堂富美 切开 溶存氧 于宇昂 发育成熟 提取物 养料 红斑病 Sarah ふるた あらた 急救 朱珠爷爷 凤香阁 直肠 傣族 臭豆腐 植料 图书 火烧 通心粉 受体 病情 救治 任添琪 伊玛目 蟹脚 验收 慈禧太后 风信子 冬剪 剂型 志愿 生育保险 东方龙狂 蓬莱 旺季 霸榜 力度 金鲫鱼 春梦殿锦 伊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