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蹲厕,真的比马桶卫生吗 | 博览日报

www.gbsjsxy.com 2024-04-25 10:25 生活

蹲厕,真的比马桶卫生吗?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都对坐厕和蹲厕进行过对比调查。结果可能出人预料:公共厕所中的坐厕其实可能要比蹲厕更干净!

2011年,海外的一个研究团队对当地的40个卫生间(20个坐厕和20个蹲厕)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尽管两种马桶上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没不同,但结果显示在蹲厕的器具表面上呈现出了更多数目的致病菌。

无论是哪种排便方法,在冲水的时候都会产生飞溅物和气溶胶,这类微小的颗粒会携携带细菌。不过目前市面上的马桶都是虹吸式结构,内部有S型管道,大多数气溶胶颗粒会被有效限制在肯定范围内。并且因为人体距离水面的距离比较远,进一步限制了气溶胶的扩散。假如冲水时把马桶盖盖上,还能使病菌的传播进一步被限制。

蹲厕就不同了。人在处于蹲姿时,鼻子和嘴的高度比较低,更接近排水管和下水道,所以吸入飞溅物和气溶胶的概率更大。并且蹲坑没盖子,当冲水时,飞溅的水珠和气溶胶会充分扩散到空气之中,所以会更增加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图片来源:pixabay

台湾岛为什么地震频发?

台湾气象部门表示,花莲从昨晚出现频繁、连续地震,都是本月初4月3日花莲大地震的余震,迄今已总共有1000多次的余震。日前台湾地震这样频繁,你是否也会疑问——国内的宝岛台湾,为什么地震频发?从地质条件来看,台湾岛坐落于欧亚板块东南缘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斜向聚合处,是西太平洋板块聚合带--火山岛弧带--地震带的一部分。以台东纵谷地壳对接带为界,西部属欧亚国内板块,东部属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南部,欧亚国内板块以南海海洋地壳为先导向东俯冲至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在台湾东北部,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俯冲至欧亚国内板块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双俯冲带--马尼拉海沟与琉球海沟。

这两个俯冲带是新近纪形成的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太平洋西缘弧陆碰撞造山带,双俯冲带显著控制了台湾岛及附近海域的地质特点及大地架构,地质架构复杂。

图片来源:地理公社

那些往天上飞的气球、孔明灯,

最后如何了

它们最后都会掉回地面,只是天空中存在不少不定的原因,没方法确定脱落的时间和地址罢了。

一般地,充满氢气的气球可以飘到天上,伴随气球越飞越高,空气变得稀薄,充气压力也会慢慢降低,这个时候气球会不断地膨胀,最后会由于破裂而第三回到地面。

孔明灯则是通过燃烧,加热周围空气使其密度降低,其半封闭的灯罩聚集着这类密度小的热空气,从而获得一个大于自己重力的浮力。当孔明灯的燃料燃烧殆尽,或者遇见大风吹灭其火焰后,它就会随风飘落,脱落到地面上或者挂在树枝上。

应该注意的是,这类飘落的气球、孔明灯的碎片会对环境导致污染,未燃尽的孔明灯甚至会引失火灾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在祈福许愿的同时大家更应该注意安全。

3块化石,牙齿和耳朵成了一家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毛方园研究员及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项突破性研究成就,为大家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带来了新的启示。

通过对内蒙古道虎沟出土的侏罗纪蜀兽类化石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打造了新属新种——周氏近柱齿兽。这一发现不只丰富了蜀兽科的分类,也为哺乳动物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更让人开心的是,这类化石还揭示了哺乳动物中耳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个结构的体系变化。从牙齿到下颌,再到头骨和内耳,这类变化一同促成了哺乳动物独特的听觉和咀嚼能力。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蜀兽类与南方磨楔齿类动物的关系存在争议。毛方园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蜀兽类与柱齿兽类关系更近,而非南方磨楔齿类。这一结论得到了原假说提出者Thomas Rich的认同,为长达40年的学术争议画上了句号。

这项研究不只重新讲解了很多特点,纠正了同源关系不明确的问题,而且重建了哺乳形动物的全新系统发育框架。这为大家理解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方向提供了三个主要的线索,对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和系统发育具备要紧意义。

周氏近柱齿兽生态重建图 赵闯/绘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紧急社会孤立者患帕金森病风险提升19%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致残缘由之一,社会孤立是帕金森病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原因。

复旦大学的研究职员剖析了192 340名年龄在60岁及以上,并没患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参与者。研究职员通过3个问题的综合得分来衡量参与者的社会孤立情况,包含家庭人数、朋友/家人拜访的频率和休闲/社交活动。其中89 075名(占比为46.3%)受试者是最不孤立组,26 161名(13.6%)受试者是最孤立组。

在12.5年的随访中,研究职员共记录了2048例PD病例。最后结果显示,相较于低社会孤立组,紧急社会孤立组将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提升19%。对遗传易感性剖析显示,在高遗传风险组别中,紧急社会孤立者将来患帕金森的风险会升高28%。

研究团队推断,社会孤立增加患帕金森病风险的生物学机制,可能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失调,增加了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除此之外,社会孤立可能限制大家获得社会支持和医疗资源的机会。这项研究强调了在老年人中进行社会孤立筛查和干涉方案以减少PD风险的重要程度。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把科学带回家、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物理所、环球科学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Tags:科普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虹川空 崩解剂 结算 何灵依 尖角 刘纪辉 打法 葵花籽 骨头汤 钢托 稠李 年收入 包利民 赵国 主题公园 报名参加 皂角素 肢位 过冬 葡萄柚 稻草 毒性 晚饭 酸汤 吕平滢 加工肉 叶色 工伤 谨记 双黄莲蓉 将冰袋 巴以冲突 中华民国 小红点 蚌肉 古濑玲 邮票 吃生肉 咸菜 dan tong Han 病甲 祎字取名禁忌 刘作翔 预订单 口罩 顶芽 虾剑 婚假 奥拉 复叶 龋齿 白塔 桑椹 淡水域 伊秀网 诸葛菜 条例 宿便 周期 星点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