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医学 >

知名主持人球场滑倒不起!各年龄段运动清单,速看→

www.xabaochu.com 2025-06-22 16:35 医学

近日,在河北秦皇岛阿那亚景区的足球友谊赛上,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次意外滑倒,半天起不了身,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网友们纷纷留言:“老白,你可长点心吧,保重啊!”这位以犀利评论著称的“央视名嘴”,在绿茵场上短暂“失声”,却以另一种方式触动了公众对运动安全的思考。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运动都是维持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代谢速率、骨骼肌肉强度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至关重要。

你适合什么运动?

3-7岁幼儿期

3-5岁的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协调性较之婴儿期有所增加,更适合户外运动。

推荐骑自行车,能有效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提升平衡力。

5-7岁属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如游泳。

儿童可以通过游泳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调节心肺功能,同时也可以整合一些发育的反射,这对于儿童的身体和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8-12岁孩童期

此阶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骨骼相对较脆弱,因此要避免强烈的运动冲击,并注意运动时长。

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参加以下活动:

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打羽毛球能放松颈椎、脊椎,增强心肺功能;打网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学跳舞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另外,这一阶段还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期,对于各项运动机能处于“一学即会”的阶段。

因此,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些轻便类活动,培养兴趣。

12-18岁黄金期

此阶段是生长发育阶段,要注重骨骼生长及骨密度形成,同时也是心肺适能发育的敏感期,在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承重过大的运动。

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可以继续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也可以列入运动日程。

除了运动,此阶段也要注意均衡饮食,有必要时可以增加钙质、维生素等的补充。

18-25岁成熟期

此阶段,身体功能处于鼎盛时期,心率、肺活量,以及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弹性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

从运动医学角度讲,这个时期运动量不足比运动量偏高更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培养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每周进行三次训练,最好有氧和力量训练结合,如健美操、瑜伽结合推举等。

26-45岁发胖期

这一阶段是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压力较大,很多人都疏于锻炼,肥胖率的发生也提高了。

因此,这一时间段要防止脂肪的堆积,减缓压力。

男士依旧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推举,但要控制好强度,不要过于勉强自己;

女士可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如瑜伽、慢跑、爬山。

46-65岁衰老期

这个阶段人的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主要以对抗骨质疏松、肌肉松弛为主,要以安全、简便为原则。

推荐健步走,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可增强或维持肌肉力量。

65岁以后老年期

65岁以后身体机能都是处于低水平,此阶段主要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跌倒、提升心肺功能为主。

建议做轻柔的有氧运动并配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坚实肌肉、强化骨骼,并适当多补充优质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

如何科学锻炼、避免损伤?

在运动方面并非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高越好,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几个遵循的原则:

运动的时长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而且选中等量和中高强度的运动为宜。如果换算到每一天,其实30分钟以上就是可以的。

但上班族怎么办?如果是公交或地铁出行,可以提前一站下车,增加一些步行的量,或者把代步工具换成自行车来骑行,也可以增加我们运动的机会。

运动的类型

另外,在运动方面,除了有氧运动以外,还需要加入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比如深蹲、弹力带操、健身房器械的运动,都是很好的。

祖国传统的八段锦和太极拳,其实是兼具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柔韧性的训练,也能够让我们保持很好的健康状态。

运动的方式

在选择运动方式上,要选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运动方式。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刚开始运动的话,不要一蹴而就,建议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从小的短时程的运动开始,慢慢适应了再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运动的注意点

在运动中有几个小的注意点:

开始运动前要有身体的预热期,增加一些肌肉的适应能力再开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强度适宜,达到微微出汗,肌肉有一点点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头痛、心悸,这时候要休息休息,看看缓解的情况怎么样,如果缓解不好还是要及时就医的。

运动完后要做拉伸运动,来缓解紧张的肌肉,这样才能够坚持,能够有一个长期的运动的维持。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运动前建议找医生进行初步的评估,还可以制定一些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这样能够保证安全有效的运动。

哪些运动方式最具益处?

这6种“最佳运动”,好处多多。

▌改善睡眠的“最佳运动”:抗阻运动

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28%的人夜间睡眠不足6小时。超过六成人的睡眠质量欠佳,甚至有1/5的人属于“较差”水平。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可能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天然良药”。

2024年6月,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65岁以下的人来说,力量训练是提升睡眠质量最有效的非药物方法,比跑步、走路等有氧运动更有效。

▌抗抑郁的“最佳运动”:跳舞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经过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后,心情明显变好了!运动作为改善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已在多个临床实践指南中得到认可。

2024年1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对于抑郁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抗抑郁最好的运动是跳舞!

▌延缓衰老的“最佳运动”:挥拍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发表一项涉及8万人、持续1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的延寿运动是挥拍类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47%。

挥拍类运动需要眼手协调,同时调动全身多个肌肉群,并在击球瞬间发出一个相对的爆发力。

此类运动不仅能提高肌肉骨骼的力量和心肺功能,还能让人的注意力更集中,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达到延缓大脑衰老、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降血压的“最佳运动”:等长运动

2023年,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运动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助于降低血压,其中等长运动下降幅度最大,比如:靠墙静蹲、平板支撑、站桩、扎马步、提踵(踮脚尖)等。

▌增加骨密度的“最佳运动”:力量训练

“骨密度偏低”和“骨质疏松”是很多人体检时常见的问题。日前,发表在《骨骼》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增加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跑步和走路,而是力量训练!

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在增加和保持骨密度方面都好于平板支撑、靠墙半蹲这类等长运动,以及走路、跑步等简单身体活动。

▌缓解腰痛的“最佳运动”:走路锻炼

腰酸背痛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慢性病痛之一。2024年6月,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步行不仅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运动,还能显著减少下背痛的复发,特别是对于背痛初发者。

综合自齐鲁晚报、科普中国、我是大医生官微、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Tags:肌肉健康运动骨密度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票务 鼠李科 胖男 蒸鱼 毕业 丝袜 樱花悠 野果 去角 蝴蝶兰 幼师 静水 中邮 证明 市人 边程 凌轩 卓今 包红 脱骨 听歌 养猴子 流氓 剑型 五行 miyakechie 原发性 蒙古人 两人之间 光瓣 千团旅游攻略 虎皮鹦鹉 平塘特大桥 国产 指端 炮台 刺激 兰香子 玉兰花 荔枝性 咸肉 速度 波长 消字号 体坛资讯 经常熬夜 连锁 蟑螂药 无氧 脑膜炎 关丛非 黄耳龟好养活 太阳系 杨幂 抗焦虑药物 铜陵 豆饼 侯仁之 减速 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