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15岁男孩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这些实验千万别随便做→

www.ciddcmd.com 2025-04-11 16:36 生活

4 月 6 日,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传出爆炸声,引发广泛关注。同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经初步了解,系一名男孩在家中做实验引发爆炸。

图片

涉事小区现场画面。图源:南方都市报

“整栋楼震了一下”

男孩幸无生命危险

当日,该小区有业主讨论称,13 时 30 分许,事发楼栋“整栋楼震了一下”,随后陆续有消防车、救护车赶到现场。

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男孩坐在椅子上,面部受伤流血,上衣、裤子也有血迹并出现破损。随后医护人员将其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

6 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值班室了解到,他们已经知悉该情况,据他们初步掌握的消息,“是一个小孩在家里做实验(引发)”,具体情况需要向属地街道、社区了解情况。

记者从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了解到,当日下午,院方确实接收了一位 15 岁的伤者,据悉,其在家中做实验时发生爆炸导致烧伤,眼睛、腹部伤势严重,送到医院处理后“已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暂时是平稳的”,目前,伤者已转至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

居家做化学实验?

时有事故发生!

事实上,类似的事故此前曾多次发生。

2022 年,北京市房山区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在卧室做化学实验,不慎被严重炸伤,导致手掌手指部分缺失、面部及胸部也有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双眼也受到了损伤。

2021 年,北京一名家长在家尝试“水晶生长”网红实验,其中一个步骤是需要把 100℃ 的开水倒入容器里,“谁知道送来的实验器材竟然是漏水的”,导致该家长被烫伤。

同年,另一名北京家长的孩子也因“网红实验”受了伤,她为孩子购买了一套号称能做几百种实验的装置,但由于该装置包装简陋,孩子不慎弄破了其中一袋材料,用水冲洗后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我至今不知道袋子里是什么成分,实验套装内外包装也没有任何风险警示或说明。”

这些事故反映了当下青少年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一方面,要激发、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教育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实验。

广州这名15岁的男孩在家做化学实验发生事故,有诸多问题待解:他做的是什么实验?做实验用的是什么器材、试剂,它们从何而来?他做实验的时候,是否有家长在场?从当地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实验事故引发的爆炸威力不小,好在他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造成大楼损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从这起事故中吸取教训,让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对学生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相关安全教育。也要意识到,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科学教育还有“短板”需要补上:一是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短板”;二是校外缺乏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和专业的指导老师。

这些“神奇”的实验别在家做!

为了培养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学常识,近年来,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按照网络短视频教程来做一些小实验。殊不知,很多效果震撼的“网红实验”,背后却是风险隐患重重。这些实验看着有趣,但千万别自己在家做:

1

“法老之蛇?”危险:实验过程火星四溅,

隔热手套被点着

“法老之蛇”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原版实验需要用到一种叫作“硫氰化汞”的剧毒物质。硫氰化汞被点燃后,会受热分解,释放出烟雾和一条长长的灰烬,宛如一条凭空生成的巨蛇扭动着身体从地底下钻出。一些网友将实验过程上传到网络,引得不少家长和孩子竞相模仿。很多商家也制作了“法老之蛇”的实验材料包,在网上售卖。

图片

包装简陋的“法老之蛇”套装,里面的化学药丸和固体燃料直接用透明袋装包装。

网上流传的“法老之蛇”实验属于改良版本,将剧毒物质“硫氰化汞”改为了白糖、小苏打和酒精等看似无害的物品。教学视频大部分只有短短几十秒,并未说明各种实验材料的详细配比,实验人员也未戴手套进行点火等操作,期间为了拍摄效果,还不停用手转动正在燃烧的实验器皿。

如果光看网上视频,似乎觉得这个实验并没有任何风险,然而,测试发现,实验过程中会不停有火星和灰烬迸射出来。

图片

市面上许多科学实验小套装粗制滥造,材质低廉,不少家长收到的实验用品有明显破损。

在用另一款材料包做“法老之蛇”实验时,实验器皿中蹿出的火苗,竟将测试人员隔热手套上的棉线点燃了。

图片

简陋透明塑料袋装导致里面的化学内容物状态十分不稳定,甚至实验前就已经变性。

2

“大象牙膏”“火山爆发?”危险:

药水泄漏,喷溅皮肤直接被腐蚀

测试人员购买了“大象牙膏”这一网红实验的材料包,只见两个装有液体的小瓶被放置在一个写有“大象药水”字样的密封袋内,但其内到底是什么成分,材料包却并未标明,说明书上标注的实验橡胶手套,掏出来却是一副薄薄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图片

由于药瓶密封不严,“大象药水”在拆封前就漏得到处都是。不慎沾上药水后,测试人员的手臂出现了刺痛,接触药水的部位渐渐被腐蚀变成白色。在用大量清水冲洗约十几分钟后,手臂上的“白点”转成红色并凸出肿起,直至数小时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而在用小苏打和白醋等常见材料尝试进行“火山爆发”实验时,测试人员未佩戴手套的手指无意间碰触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溶液,手指又在未冲洗干净的情况下接触到面部,眼周皮肤立刻泛红刺痛。经大量清水冲洗、涂抹修复面霜约20分钟后,皮肤才最终恢复正常。

图片

实际上,“大象牙膏”实验中所使用的“大象药水”为双氧水,高浓度的双氧水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灼伤,引起疼痛,并在皮肤上形成白痂,甚至留下红肿或水疱,需立即用清水冲洗。

而“火山爆发”实验虽然反应本身和产物均无毒,但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泡沫接触到眼鼻口等部位,容易引起刺激不适。

3

“隔空捏爆气球?”危险:

气球爆炸,碎片崩出 2 米远

在用柑橘类水果尝试隔空“捏爆”气球实验时,测试人员在距离气球约 10 厘米处划破橙子表皮,刚划了两下,喷出的橙皮汁液溅到气球上,气球立刻发生爆炸。

伴随着巨大的炸裂声,气球爆炸后产生的橡胶碎片最远竟崩出了近 2 米远的距离。碎裂的气球皮在空中高速飞出,崩到成年人腰部至胸部的高度。

所有柑橘类水果,表面都凹凸不平,细看还有毛孔,这种“毛孔”会产生芳香油类物质,这种物质遇到橡胶或乳胶做的气球时,会和橡胶的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发生相似相溶现象,把这部分气球溶解掉,继而产生爆炸。破碎的橡胶容易迸射到眼睛或脸部,若不慎飞入喉咙,甚至可能导致窒息。

类似的“网红实验”还有很多,如“人造雪”、“水晶种植”、“点水成冰”、“碘钟化学灯塔”等等,而商家售卖的实验套装不但材质低廉,所含内容物成分也标注得十分模糊,缺乏必要的安全风险警示,对实验内容物无具体解释,很容易让实验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产生误解,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切记:无论是在学校、实验室,还是在家中,一定不要盲目实验,甚至“做一步、看一步、猜一步”。探索科学是好事,但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策划制作

来源丨央视网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Tags:爆炸社会万象应急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卢伟聪 出土 跑马山 元昌 RIN TOMOSAKI 火石 营养液 兴宁 热干面 进入性 变质岩 周小兰 体育健身 卢卓婕 肝掌 熟瓜 行动 投影仪 传话 麻醉 黄栌 避免水体 农产品加工 涌泉穴 傅晓丽 底漆 提示 背部按摩 公式 注册机 财气 气球 古北口 刘长 焖鸭 骨关节炎 蔬汁 表哥 天竺葵 荞麦 腰痛穴 诈骗 护肤霜 持续 古倩敏 枯树桩 伏魔 川本セリカ 颅骨 稳定 粉蒸肉 青岛市 搭讪 益肝 野堇菜 派对 老鼠粄 病毒性 令狐冲甲 刘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