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长相惊艳但存活堪忧,大家为何要关注鹦鹉保护

www.huihoushan.com 2024-06-27 10:24 生活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解码生命科学最新奥秘,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生命新知”系列文章,甄选生命科学范围前沿成就,第一时间用通俗语言进行解析。让大家深入生命世界,探索无限可能。

鹦鹉是鹦鹉目(Psittaciformes)动物的统称,是个拥有近400名成员的大伙族,也是鸟纲中的一大名门望族。它们羽色绚丽夺目,性格活泼好动,叫声婉转、擅仿人言的特征,可以说是精准地踩中了大多数人的审美点!

群鹦汇集,鸟中精灵

就算是对鸟类不太懂的路人,也能非常轻松区别鹦鹉与其他鸟类。鹦鹉有两个极其显著的特点:第一,厚实而弯曲的鸟喙,可以轻松咬开坚硬的种子;第二,有别于一般鸟类的前3后1的足部,鹦鹉是前2后2的对趾足,不但宛如人手一样抓握东西,还能在笔直的树干、崎岖的岩壁上如履平地,尽显攀禽本色!

几种代表性的鹦鹉

(图片来源:wikipedia)

鹦鹉们多分布于除南极以外的南半球,少部分分布于北半球部分亚热带、温带区域,这其中尤以大洋洲和南美洲的鹦鹉类型最为丰富。

全球鹦鹉分布范围

(图片来源:wikipedia)

鹦鹉们大致可以分成三大伙族:孤悬国外的新西兰鹦鹉总科(Strigopoidea)、呆毛发达的凤头鹦鹉总科(Cacatuoidea)与分布最为广泛、形态差异最大的(真)鹦鹉总科(Psittacoidea)。

新西兰鹦鹉

(图片来源:Wikipedia)

凤头鹦鹉

(图片来源:Wikipedia)

真鹦鹉总科的代表

(图片来源:Wikipedia)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鹦鹉家族三大支系早在大约距今3800万年前的晚始新世,便已分家。

鹦鹉目内部分化时间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鹦鹉们虽然都长着千篇一律的弯钩嘴,但由于生态位存在差异,是不相同种类群鹦鹉的鸟喙细看之下,依然有着细微甚至显著的差异。一般而言,擅食坚果类食物的鹦鹉总是上喙比下喙更为厚实、尖长;而以彩虹吸蜜鹦鹉(Trichoglossus moluccanus)为首的各种吸蜜鹦鹉,它们的鸟喙更为窄而突出,以便深入花朵中舔食花蜜、花粉。

不相同种类型的鹦鹉鸟喙

(图片来源:美耐版《全球鹦鹉图鉴》)

鹦鹉不但羽色丰富多彩,体型上也是相去甚远,甚至有着近百倍的体型差。南美的紫蓝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从头到尾长达1米,但它并非最大、最重的鹦鹉。新西兰特有些鸮鹦鹉,虽然体长不及紫蓝金刚鹦鹉,但体重却重达3公斤,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反观存活在太平洋岛屿上的几种侏鹦鹉(Micropsitta.sp),体长仅8~9厘米,体重也仅有10克,远不及鸡蛋重。

侏鹦鹉(左)与紫蓝金刚(右)的体型对比

(图片来源:Featured Creature/ledbestov)

漂亮的鸟有不少,不少都是雄鸟千娇百媚,而雌鸟朴素持家。可鹦鹉两性之间的颜值却十分平衡,完全到了“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地步。即使对一些动物学家来讲,仅凭着肉眼判断性别都绝不是一件易事,乃至有时要用上DNA测试。

只有极少数的鹦鹉,外观差异明显到可以一眼辨雌雄。譬如广义(环颈)鹦鹉属(Psittacula.sp)下大多数鹦鹉,其雄鸟脖子上都有圈黑色环纹;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雄鸟的蓝鼻子,雌鸟的白至褐色的鼻孔。而在男女有别这件事上,贯彻到最彻底的当属折衷鹦鹉(Eclectus roratus),雄鸟为翠绿色,雌鸟则娇艳的鲜红色。

这回你能看出哪个是公的,哪个是母的了吧?

(图片来源:wikipedia)

生态卫士,旗舰物种

鹦鹉和其他鸟类一样,也是生态系统中至关要紧的一环。尤其是在传播种子上发挥着要紧用途,甚至有一些鹦鹉与植物打造起互惠关系,其播种用途几乎是很难替代的。

譬如前文提到的紫蓝金刚鹦鹉,它们主要以特定的棕榈树的种子为食,这类种子总是都是坚果,鹦鹉会在食用果肉后将种子散布到新的地方。这类鹦鹉通过啃食坚硬的果实,帮助棕榈树的种子发芽和成长。没紫蓝金刚鹦鹉的参与,这类棕榈树的种子传播效率会显著减少。

鹦鹉与其“共生”的植物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鹦鹉与播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鹦鹉不只会对植物的一系列生命周期产生影响,营养丰富的果实也为鹦鹉提供保持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能量。在更深层次上,借由鹦鹉的“播种行为”改造了一片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状况和数目,进一步塑造栖息环境的植被景观、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带来积极的效应。

梦中情鸟,文化寄托

鹦鹉作为宠物饲养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的巴西;而鹦鹉首次进入欧洲人视线还要等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古印度,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鹦鹉(Psittacula eupatria)带回希腊。

马赛克画像中的亚历山大鹦鹉

(图片来源:柏林国家博物馆总馆)

而中国古人对鹦鹉的饲养至晚不晚于先秦,在古籍记载中,鹦鹉常被叫做鹦母或鹦哥。伴随之后,路上与海上丝绸的道路的开辟,与外面的交往渐渐增加,一些国外品种也畅通无阻地进入国内,以满足古时候达官显贵的“鹦鹉热”。譬如,宋徽宗就生动、写实地描绘一只从印尼群岛进贡而来的华丽吸蜜鹦鹉(Saudareos ornata),而当时称作五色鹦鹉。

徽宗不是个好皇帝,但肯定是个好画家

(图片来源:wiki)

在文化范围,还有著名的陇山鹦鹉,它的形象频繁出没在从汉朝到唐宋的文人墨客笔下。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地处陕甘交界处的陇山已非宋土,陇山鹦鹉不再只是会说话的珍禽,更是失去国土的象征。

有种说法觉得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就是古人所说的陇山鹦鹉

(图片来源:wikipedia)

存活境况,喜忧参半

现在世界上约30%的鹦鹉物种都遭到了栖息地丧失和非法贸易的威胁,尤其是宠物贸易。一些中大型鹦鹉的人工繁育技术尚不够成熟,不足以满足“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市场需要,依然需要捕获野外个体来补充。

第二,绝大部分鹦鹉人工选育时间较短,还没有产生完全有别于野生个体的人工色系,存在繁殖场“洗白”野生个体的风险。

深受宠物贸易风险的非洲灰鹦鹉

(图片来源:The dodo)

一些类型的鹦鹉更是到了极度濒危的程度,像是《里约大冒险》的原型小蓝金刚鹦鹉(Cyanopsitta spixii),更是一度野外灭绝。2000年,人工种群最危险的时候,更是仅剩60只,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了2022年6月11日,首批8只小蓝金刚鹦鹉被成功放归野外。

首批放归的小蓝金刚鹦鹉

(图片来源:CBC)

而其次,一些鹦鹉则趁着宠物贸易的浪潮,通过宠物弃养和逃逸,在他乡开枝散叶。一些成功融入当地自然环境,成为归化物种,把他乡做故乡,譬如亚利桑那州的桃面牡丹、香港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凤凰城的野化桃面牡丹

(图片来源:AZcentral)

另一些譬如原产于南美的和尚鹦鹉,被引入到不少北美、西欧国家。它们适应能力强大,主食植物的它们有时也会开荤啃尸体吃昆虫。不同于其它只能借助天然树洞、岩洞的鹦鹉,和尚鹦鹉会用各种材料自己搭窝,还专爱在城市的电线杆上安家,还动不动几家鸟联合造个大巢,给电线杆子的输电和居民安全导致紧急问题。此外,旺盛的食量也对当地农作物产生不少影响,农民眼中的害鸟。

在电线杆上筑巢的和尚鹦鹉

(图片来源:Your Observer)

参考文献:

1.Phylogenomic Analysis of the Parrots of the World Distinguishes Artifactual from Biological Sources of Gene Tree Discordance.

2.Witmer, M. C.; Cheke, A. S. (May 1991). The Dodo and the Tambalacoque Tree: An Obligate Mutualism Reconsidered. Oikos. 61 (1): 133–137.

3.Dr. Roger Lederer (2020) A Brief History of Parrots

4.Blanco, G., Hiraldo, F., Rojas, A., Dénes, F. V., and Tella, J. L. (2015). Parrots as key multilinkers in ecosplay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Ecology and Evolution 5, 4141–4160.

5.Dr. Roger Lederer (2020) A Brief History of Parrots

6.刘文飞著,中国古时候鹦鹉的分布与变迁研究(2010)

7.【百科常识】刘小芳,《从宫廷神鸟到阳台宠物--鹦鹉旅游记》

8.维基百科有关内容

(注:文中拉丁文部分应为斜体。)

Tags:饲养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肝硬化 刘建立 生鲜 雨天 荨麻疹不能吃 婚生子 剩菜 做人 饥饿 看懂 牙龈 斑马 油价 亲属 运力 倒贴 肥量 金华市 小时代主题曲 伞房状 蟾蜍草 宜养 叶酸 荤食 治过敏性皮炎 暑假 茉莉花茶 amp 日起 李隆基 东方航空 消费者 寒性食物 毒性 正式版 分服 黄尾鱼 猥亵 铁板 垂花水塔花 海蟹 玻璃翠 国药 脐周 猫猫问答 插入 剥蒜 颗粒无收 遗传率 鲜榨 时机 女性私处炎 伊玛目 押金 不得 硬度 法院 工业 胃柿石 七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