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粽子煮出来不成块,非常散,为何

1、选的米不对或水平不好。
不同类型的米,做出来的粽子的黏性会有所不同。假如做粽子所用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水平不好的糯米,其黏性自然不如何好。所以,在做粽子选择米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黏性较好的糯米。
2、糯米的浸泡时间不足。
做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糯米在浸泡的时间里,可以吸收过量的水分,从而可以使糯米细胞破裂,使糯米的黏性成分被释放出来,当黏性释放的比较彻底的话,做出来的粽子米才会体现其黏性。但,假如糯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太短的话,就困难使糯米细胞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其黏性就会比较差。
3、粽子包得不紧实。
大家所做的粽子,里面是糯米,而糯米是用叶子包裹起来的。可是,当粽子包裹的不紧的话,在煮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将它煮散,从而就容易使其失去肯定的黏性,使其黏性不好了。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尽量地把馅料塞紧实,与将它捆绳扎紧扎牢,使糯米可以紧紧的黏在一块。
4、煮的火候不够。
煮糯米是需要花费较长期的,可假如在煮粽子的时候,火候不够,或者是煮的时间太短的话,就困难完全的将糯米煮熟、煮透,因此也很难将它黏性完全的展示出来。所以,在煮粽子的时候,要将火候学会好,并且煮的时间要久点,建议一般不能少于3小时。
5、煮熟的粽子在凉水里存放了。
煮好的粽子需要放在水中浸泡的,但却不是直接将粽子放于冷水中浸泡。在粽子煮熟后,并不要急着将它从锅中拿出来,将它继续留在锅中浸泡。如此可以使粽子的口味愈加的香甜,软糯,不散。
包粽子为什么煮熟后有些是散的??

包粽子煮熟将来,有些是散的,第一个缘由就是包的技术有问题,没完全把米包好包紧,另外一点就是煮的时候火候太大,而且粽子在锅里面放的时间太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粽子煮熟后吃着一点不紧致什么问题?

粽子煮熟后吃起来感觉米粒非常松散,大概是包粽子的时候粽叶包的过于松了。所以粽子下锅煮熟后吃起来的米就有种非常松散的感觉。
建议下次包粽子可以把粽叶捏紧一些。
粽子煮完为何非常散 粽子煮完非常散缘由
1、可能是由于糯米。有些糯米不是非常粘,所以要包粽子,就要用那粘糯米包好,等包紧了,不然就会散了。
- 上一篇:网络情人节和女友如何过 网络情人节给对象的话 520超短情话2021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4-19 为何不吸烟也会得肺癌 有些人吸烟几十年都没患肺癌,有些人不吸烟也患肺癌
- 2024-04-18 未煮熟的豆浆会中毒吗 未煮熟的豆浆可以喝吗
- 2024-04-15 为何“饿过头”之后就不饿了
- 2024-04-12 司马光为何要废除王安石的新法
- 2024-04-11 草龟为何不吃东西,如何解决
- 2024-04-10 甲亢为何会突眼 患甲亢为何会瘦
- 2024-04-07 为何打嗝时被吓一跳就会好
- 2024-04-05 为何台湾花莲地震,江浙沪震感强烈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