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育儿 >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意思是呢?科学吗?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意思是呢?科学吗?
01,“三岁看大”看的是孩子行动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三岁看大”,看的有两点,一是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就是看孩子的行动能力。
三岁的孩子,走、跑、跳、说等基本的行为能力已经拥有,可以从中判断出一个孩子身体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正常。
二是看大脑的发育程度,也就是思维反应能力。
大家了解,在以前,医疗不发达,很多幼儿疾病,特别是脑类疾病,刚开始并不明显,只有等孩子长到肯定年龄,才会显现出来。
而孩子到了三岁,智商发育正常的话,基本的思维反应能力已经拥有,大家可以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判断基本的反应能力和智商水平。
02,“七岁看老”,看的是行为能力、规则感、与看待事物的态度
“七岁看老”,可以看得方面有很多。
第一是看孩子的行为习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查曾说过: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掌握的。
而幼儿园教育在七岁之前基本完成,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也会在这个阶段培养,会干扰孩子的一生。
因此,“七岁看老”,看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这会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的进步。
第二,看孩子的规则感。
去年引起哄动的“女子拦停高铁”的新闻中,女子的一举一动都被站在旁边的女儿看到眼里。
新闻出来后,大家在谴责女子的时候,更为她的女儿担心。
由于孩子正处于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意识的年龄阶段,爸爸妈妈坏的示范直接会干扰他们一生。
“七岁看老”,看的是孩子的规则感,遵从规则的人会更容易的融入社会中,而破坏规则的人则会遭到相应的惩罚。
最后,看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
七岁之前,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他们对这个社会还是一片懵懂,假如大家教给他善良、勇敢、真诚、懂礼貌。
在未来的生活中,他就会用这种态度来看待世界。
假如大家教会他的全是负面的东西,他看待社会也是负面的,在将来的成长中,他便会用这种负面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对待这个社会。
0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道理但并不绝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一定量说明孩子的幼年对将来的进步有着深刻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于孩子,从小就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
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非绝对的,有的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伤仲永的事件在目前社会也数见不鲜。
同时也有一些人,小时候表现平时,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改正自己缺点、弥补不足,在未来的日常获得非常不错的成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意思是?

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说: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就能看到他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孩子3~6岁的时候。孩子在3~6岁的时期是“潮湿的水泥”期,孩子85%~90%的性格特点、理想和生活方法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影响孩子以后生活的一些重要程度格也在这一时期初见端倪。
在这一时期内,加大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有好的性格特点,成为快乐、自信和受青睐的人,但出色的性格特点特质不会自动在孩子身上出现,需要爸爸妈妈的精心培养和长期努力。而孩子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也会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性格的征兆有哪些,对于这类预兆,爸爸妈妈要准时发现,并彻底根除。
其实,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然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逐步的形成了,一旦形成,大家都了解是非常难改变的。
也就是说孩子子在3岁左右形成的性格特点将一直伴随到老,所以依据这一理论,可以看出孩子子以后到底会如何。当然,有些人性格确实是可以改变的,但大多数人都是决定了的。
因此大家父母们就要抓住孩子的这段黄金期,在这期间里给孩子打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孩子培养好的性格特点与行为习惯。
三岁看大,七岁看总是的意思是?

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能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能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实质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能大概预测这个人的以后。 这说明小的时候特别重要,应该注意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基本就定下将来了。
中国自古就有如此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进步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未来的收获和功业。3岁和7岁在古时候虽然只不过一个概数,但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很有道理的。
拓展资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商进步最为飞速的时期,假如把17岁的智商水平看作100%,那样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商,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父母来讲,是需要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进步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叫做婴儿期,是儿童生理进步、心理发育最飞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我们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儿童具备天才般的吸收能力,父母应该尽快开发孩子大脑潜能。还有更要紧的是,父母在早教时必须要注意言传身教有哪些用途,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且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爸爸妈妈要了解尊重孩子的建议,多些耐心,更多去知道孩子。所以,身为父母,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大家的孩子才会根据其本身的特征和潜能健康成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看一个人三岁时候的样子,就能看到他长大之后的样子;看一个人七岁时候的样子,就能看到他老了之后的样子。实质意思是: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能大概预测这个人的以后。 这说明小的时候特别重要,应该注意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基本就定下将来了。
中国自古就有如此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进步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未来的收获和功业。3岁和7岁在古时候虽然只不过一个概数,但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很有道理的。
拓展资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商进步最为飞速的时期,假如把17岁的智商水平看作100%,那样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商,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父母来讲,是需要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进步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征、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叫做婴儿期,是儿童生理进步、心理发育最飞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我们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儿童具备天才般的吸收能力,父母应该尽快开发孩子大脑潜能。还有更要紧的是,父母在早教时必须要注意言传身教有哪些用途,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而且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爸爸妈妈要了解尊重孩子的建议,多些耐心,更多去知道孩子。所以,身为父母,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大家的孩子才会根据其本身的特征和潜能健康成长。
孩子“三岁看大”的意思是?
中国有句民谚:“三岁看大,七岁至老。”意思是说,孩子子三岁时候的脾气禀性,可以预测他老年时的心理、行为表现;而到七岁左右,可以预测他一生的情况。“3岁看大,7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在其6岁之前就已经大致成型了。孩子在6岁之前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性格特点,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等方面导致重大影响。所以,在6岁之前,爸爸妈妈应该注意孩子性格进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好的性格特点,给孩子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进步的重要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重要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进步的第二个重要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期;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假如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IQ定为100%,那样其中50%在3岁前发生,这样来看,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重要期十分要紧。
一生的竞争优势,就在3岁、7岁、10岁
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孩子3~6岁的时候。孩子在3~6岁的时期是“潮湿的水泥”期,孩子85%~90%的性格特点、理想和生活方法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影响孩子以后生活的一些重要程度格也在这一时期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内,加大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有好的性格特点,成为快乐、自信和受青睐的人,但出色的性格特点特质不会自动在孩子身上出现,需要爸爸妈妈的精心培养和长期努力。而孩子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也会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性格的征兆有哪些,对于这类预兆,爸爸妈妈要准时发现,并彻底根除。
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纵观历史,可以留存下来的不少古话谚语,之所以至今还可以被沿用,说明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得到了大伙的广泛认同。大家常听村里老人会说这么一句话,孩子们要多加看顾,严格看管。由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到底的意思是呢,看的又是什么东西。大家今天来看看。
先来看看前半句,三岁看大,看什么呢?大家学习的心理学里可以找到这个答案。0到3岁,指的孩子的婴儿时期。在这阶段中,是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最快的第一阶段,也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智商发育与个性倾向的要紧进步阶段。这也就是现代心理学倡导的,在孩子三岁前,爸爸妈妈需要尽最大努力伴随的第一的阶段 。由于在这段时间,孩子注意力能否几种,是不是可以敏锐地感知事物,是不是培养足够的安全感与对外面足够的信赖感,都是极其重要的。三岁看大,看的就是孩子身体、智商、个性的发育状况。
七岁看老?这句话有点夸张,但细推起来,也具备肯定的道理。为何呢?七岁的孩子,他的学习力、理解交流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都慢慢稳定下来了。目前不少七岁的孩子,父母会依据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学习各种各样的专长。这个时候,大家看的不再是能力和性格了,而是可以参考现在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和兴趣喜好,对于他将来的职业状况与能获得的成绩做一个预判。
对于留存下来的文化,无论是书本还是语言,大家都要持有继承而批判的态度。大家要看到里面的科学性,也要看到其中的其他可能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只能说明具备肯定的科学性,但大家要用进步的见地来看待孩子。每个孩子都在不断进步和具备无限的可能性。大家要做的就是,不需要过早给予孩子贴上标签,而是用耐心的态度来加以引导,然后静待花开就好。
猜你喜欢
- 2024-03-08 “无名”的科学女英雄丨“大家的书本记录着科学,却将她们遗忘”
- 2024-03-08 香港楼市“撤辣”10日,中介重新做起年入百万的梦
- 2024-03-07 今年两会,总书记再谈“新质生产力”
- 2024-03-07 毛孩子们,蜂蜜“甜品”来啦!
- 2024-03-06 家大家,这种大过鸡蛋的“枣”正当季,真的非常绝!
- 2024-03-06 《西游记》中,孙奥创用的“瞌睡虫”到底是什么虫
- 2024-03-03 你吃的可能是“星星的孩子”哦!走进辐照食品的世界
- 2024-03-03 石子心的意思是 石子心是指的意思是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