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大山雀还是远东山雀?
远东山雀(学名:Parus minor),别名灰山雀、花脸雀、花脸王、白脸山雀,为山雀科山雀属的一员。头及喉黑色,脸颊白色,背绿色,翼蓝灰色且具白色条纹,乳房仿佛系了一根黑领带,一直延伸到腹部下方。比较而言,雄性的“领带”稍宽一些。
山雀科的鸟类体型都比较小,一般只有10cm左右,而远东山雀却可以长到15cm,和麻雀的大小差不多,并且远东山雀有着很显眼的白脸颊,所以看见的话还是比较容易辨认出来的。远东山雀主要分布于内地、中南半岛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区域。
直到近期,此物种仍被归类为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的亚种,但研究表明这两种物种在俄罗斯远东区域共存,但没频冗杂交。大山雀的亚种划分极其复杂,有超越30个亚种,仅在中国就有6或7个亚种分布。依据各亚种的形态特点和地理分布,全世界大山雀的亚种一般又可被归为4大亚种组:major亚种组,分布于从北非至东西伯利亚的古北界西部及北部区域;minor亚种组,分布于从东西伯利亚到太平洋沿岸,包含中国大部、日本及其岛屿和泰国北部;cinereus亚种组,分布于印度、中国南部至马来群岛;bokharensis亚种组,分布于中亚区域。大山雀在中国区域以minor亚种组分布最广。
在遗传方面,也有研究发现,大山雀major与minor这两个亚种组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各自具备较长的独立进化历史,因此有人建议将minor亚种组从大山雀中拆分出来。现在国际鸟类学委员会已建议将minor亚种组大山雀提高为远东山雀(P.minor),将major亚种组大山雀保留原大山雀名(P.major)。但此种分类尚存争议,现在大多数出版物和文献尚未使用此看法,国内也仍主要遵循传统的分类,马上各亚种组仍视为同一个物种。
2022年,为了使传统的中文名大山雀可以用于中国分布更广泛的类型,“中国鸟类名录”10.0版将远东山雀的中文名恢复为大山雀。
大山雀是较为容易见到的鸟类之一,无论城市中还是森林里,都有机会见到它们的身影。它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郑作新等人的研究,大山雀的菜谱中昆虫所占的比率高达74.14%,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第二为鞘翅目昆虫。因为其对控制森林虫害发生有要紧意义,大山雀已经被列入“三有保护鸟类”之中并遭到严格保护。
大山雀小档案:
大山雀 Great Tit
学 名:Parus major
易 见 度:较容易见到
发现地址: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于各处
保护级别:三有
- 上一篇:广寒宫里的“人类资产”调查报告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