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教育 >

现在,熊孩子一词甚是时尚,成了对调皮、不懂礼貌和不规矩、惹人讨厌的孩子的统称。孩子只有懂规矩,才会守规矩。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爸爸妈妈要给他们设定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号,让他了解进退。
规矩固然要紧,但决不可以超越孩子的年龄。由于宝贝此时还不拥有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等待对他们来讲,好似自己穿衣一样困难。
孩子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进步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让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习守规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爸爸妈妈为孩子立规矩,第一应付孩子身心进步的规律心知肚明;而对其言行的规范,也应伴随其年龄的增长有所调整。
立规矩也有预备阶段
那样,孩子多大开始学规矩?相信不少爸爸妈妈把这项内容安排在3岁将来,理由是:到了这个年龄,孩子就能理解一些简单的定义了。但,假如真的等到3岁将来再把孩子的行为纳入规范,会发现你的教育迟到了半拍,由于他已经自由得过了头,并习惯于对你的约束大声说不。
好习惯必须要从小培养。假如树苗已经长成大树,再想修枝就晚了。所以,父母们可以把1~2岁看成孩子学规矩的预备阶段,从1岁起一点一点地把规矩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以便日后更容易为孩子的行为在可以和不能之间划一条了解的界限。
试一试如此立规矩
划定界限
场景1:插座里有哪些
适应年龄:1岁半以上
1岁10个月的桐桐想听故事,随手把故事机的插头插座,再一按键,声音就出来了。桐桐歪头看看故事机、又看看电插座,特别好奇。等故事讲完了,拔下插头,去拿玩具。就一转眼的工夫,桐桐把他的小手指头伸进插座,接着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做法:
让表情说话
1岁多的孩子理解力还处于萌芽状况,与他们的认知能力并不同步。所以,让他了解你的表情,除去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还要把你的需要直接演示给他看。譬如,应付桐桐的行为,效果最好的办法是:用力拍一下他的小手,告诉他插座有危险,并生气地看着他;也可以找一些被电击伤的孩子的,加深印象,让他了解不可以如此做。
温故知新
这么小的宝贝就是没脑子,你刚刚告诉了他不可以摸电源插座、不可以去抓刚刚煮熟的鸡蛋,可不出10分钟他就忘得一干二净。耐心地重复同一条规则,是爸爸妈妈日常的一项要紧内容。由于,假如你一次指出孩子的错误,而对其他几次视若无睹,那孩子心里一定会感到疑惑: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为了彻底搞了解这个问题,他会不停地尝试再做一次。所以,给孩子重复规矩课程,能够帮助他温故而知新,把一些常识和规则积累下来,慢慢掌握防止危险、保护自己。
美妈点评
不要以为孩子答应了解了,就真的了解了。1岁多孩子的理解力还停留在非常低的水平,当他以点头的方法做出回话时,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危险也就不可能因此被完全杜绝,限定游戏地区和行为禁区是个很好的方法。
言出必行
场景2:什么时间吃饭我做主
适应年龄:2岁以上
叫朵朵吃饭,朵朵只顾玩她的音乐娃娃,头也不抬。大声说: 快来吃呀。叫了几遍,朵朵依旧专注于她的娃娃,忍不住端着饭菜坐到朵朵跟前,把半只虾喂进朵朵嘴里。
做法
把后果摆在孩子面前
到了就餐时间需要坐在餐桌前吃饭,这是孩子必须要遵守的规矩。办不到会如何?这个后果在立规矩时就该明确地给孩子描绘出来。就像朵朵不吃饭,警告就是: 再不来吃,大家把大虾全吃光,你今天就吃不到了!
说到做到
假如朵朵坚持玩娃娃,那样等她想吃时,就平静地告诉她,由于她没按时吃饭,大虾被家人吃完了,要想吃,只能等明天做新的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了解,吃饭是我们的事。每天三餐要定时定量,假如孩子一顿不吃,就需要等到下一顿,切忌稍后用很多零食来补充。这不只能让孩子领会一下饥饿感,更要紧的是让孩子了解,假如不吃,就真的会饿肚子。
展示高雅的餐桌礼仪
吃饭的时候,为孩子演示高雅的餐桌礼仪,譬如嚼东西的时候不发出声音、不在盘子里扒拉来扒拉去,不一边吃一边看报纸让孩子了解吃饭不止是为填饱肚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难得的与家人朋友交流、表达情感的美好时段。
美妈点评
们常常抱怨孩子叛逆,实质状况却是自己说话不算数。类似的现象其实随处可见,譬如请孩子收玩具,假如孩子不听,一些会一边发牢一边自己收。再譬如明明说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个小时,时间到了孩子一闹,多半会妥协。
在吃饭问题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爸爸妈妈一直怕饿着孩子,像再不来就不给你吃如此的话一般只为吓唬孩子。说到做到不只能树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也教育了孩子:父亲尊重宝贝的选择,但宝贝要同意因此带来的后果。
彬彬有礼
场景3:叫大人的名字太好玩了
适应年龄:2岁以上
我叫豆豆,奶奶叫什么名字呀?奶奶叫张蓉。过了一会儿,奶奶正和说话,就听见豆豆说:张蓉,我想吃巧克力!奶奶没听见,豆豆就跑过来,又说了一遍:张蓉,我想吃巧克力!奶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忍不住大笑起来:瞧这孩子,如何叫起奶奶的名字来了?在未来的日子里,豆豆不只这么称呼奶奶,有时也大叫的名字。
做法
告诉孩子长幼有序
《三字经》讲,人要习礼仪, 兄则友,弟则恭,长幼有序。爸爸妈妈在第一时间,让孩子了解,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爸爸妈妈家人最好能在宝贝刚刚学说话起,就教他见人要打招呼、问好;对长辈要有称呼,即使是比自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应以哥哥姐姐相称。
不打断人家的谈话
发现孩子有这个问题,要启发他想一想:假如孩子在和说你感觉要紧的事时,奶奶一直过来打断,你会开心吗?引导孩子换位考虑,让他了解被其他人打扰是非常不快乐的事情,这种行为也不礼貌。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你有需要,也要先等奶奶说完话再说;假如有急事,可以说:奶奶,先打断一下,我想立规矩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态度要严肃、语气坚决,以便他能从你的面部表情中感觉到这类话是需要听的。
美妈点评
孩子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其实是大人无意中培养的。譬如说感觉好玩,就不去制止小孩子打人,或者让小孩子叫大人的名字,而不是礼貌的称呼。大人无原则的宽容,总是使孩子自由得过了头。其实,小孩子不懂规矩,是大人没给他立规矩。
适可而止
场景4:我就要接着玩iPad
适应年龄:3岁以上
3岁半的嘉嘉从幼儿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iPad打游戏,1个小时过去了,端来一盘水果给他吃,顺手拿走了iPad。嘉嘉立刻从沙发上跳下来,去夺手里的iPad。不给: 已经玩很久了,该叫你的双眼歇歇了。嘉嘉哇地大哭起来: 不,我就要玩!就要玩
做法
冷处置
对于孩子的哭闹,可以先安慰或转移其注意力,然后再耐心、简洁地告诉他难以满足的原因。假如孩子任性、继续发脾气,最好的方法是置之不理,等他一个人冷静下来再做讲解,目的是不把自己放在与之对立的地方上,防止你们之间的冲突升级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假如孩子在超市、商场或外面闹着要购物、耍赖,爸爸妈妈第一时间把孩子强行抱离现场,让他了解,不可以买的东西,无论他如何无理取闹也得不到。
限定时间
在宝贝打游戏之前,要限定时间,譬如一次只能玩15分钟。假如孩子不会看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闹钟,告诉他响时就要停止,并在到规定的时间前两三分钟提醒他一次。
美妈点评
幼儿沉溺于电脑游戏有很多弊病,千万不要由于孩子的哭闹而对他的无理需要放行。由于,假如你禁不住心软就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会判定,当说 不时,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有时候,孩子以这种方法刺探你的反应,你的妥协只能使孩子得寸进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节节败退。
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是要有节制。从小教孩子了解自我控制,长大后才能自己管住自己,成为一个对我们的行为负责的人。
- 上一篇:亲子交流不可以从出现问题才开始
- 下一篇:分析孩子交际的敏锐期
猜你喜欢
- 2024-03-08 南阳儿童预防接种证如何补办
- 2024-02-26 孩子七个月吃那些 孩子七个月吃那些油最好
- 2024-02-22 2岁孩子开电脑课程简单
- 2024-02-18 男宝宝玩烟花落进低龄孩子脖子致烧伤 孩子玩的烟花烧到手
- 2024-02-18 孩子都不怕 你怕个神马
- 2024-02-17 孩子识字真的是越早越怎么样
- 2024-02-17 段万翰取名字评分117分 姓段的男宝宝取名100分
- 2024-02-17 孩子流鼻血了什么问题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