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日常健康知识,百科知识大全

啃书文库 > 生活 >

好看吗我装的!看完这篇文章将来看到花小心点....

www.v5788.com 2024-06-13 10:26 生活

不久前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个帖子,一位小哥在植物园里面逛兰花展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有一朵兰花好像扭动了一下,起初小哥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结果仔细一瞅,发现了一只正在伪装的兰花螳螂。

找到图中的兰花螳螂了吗?

无法,它模仿得实在太精妙了。

不仅仅是兰花螳螂,还有一些“伪装大师”也喜欢模仿花的样子,不仔细看比较容易忽视,直到大家发现它们的真面目。

比花还真的“花”

历史上,兰花螳螂的发现史其实与上面的故事颇有几分相似。

1879年,一位旅游家詹姆士·新斯顿在爪哇岛遇到了一株奇怪的兰花,当蝴蝶、蜜蜂等昆虫挨近它时,“兰花”忽然张开了它的花瓣,将它捕捉。

图二 图源:James O'Hanlon

这番操作让詹姆士惊讶不已,于是他把“兰花”画下来,并寄给了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起初,华莱士还以为这是某种食虫植物,比如捕蝇草。但经过察看,他并没看到“兰花”的消化部分,反而看花瓣像是一根根的。最后他觉得这是一种螳螂,而且是进化出了花瓣颜色、会模仿兰花的螳螂。

那样为何螳螂要模仿兰花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绕不开存活和繁殖。

兰花螳螂雌性比雄性大得多 图源:Jason Zhu

与大部分螳螂一样,兰花螳螂也有着新婚之夜“吃老公”的传统,这是由于雌螳螂在交配期间需要很多进食,来保证后代的生育数目。

不过雄螳螂虽然可以吃,也只可以吃一次啊!甚至大概还吃不到,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雌螳螂开始朝着“做花”的道路前进,而且一不小心还当上了“花魁”。

被兰花螳螂“骗”来的蝴蝶 图源:James O'Hanlon

有研究发现,兰花螳螂在某些授粉昆虫眼中,甚至比真的的兰花更有吸引力,比如一队蜜蜂原本根据既定的路线飞行,但当它们发现了兰花螳螂伪装的“假兰花”后,甚至会偏离原本路线,朝着兰花螳螂所在地方飞去。

究其缘由在于,兰花螳螂伪装出来的兰花更大、颜色更多,对蜜蜂来讲,这就是优质蜜源啊!

图源:Vince Adam

所以说,兰花螳螂可谓是在“做花”这件事上卷到了极致,更有魔力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兰花螳螂虽然抢了真兰花的风头,但目前来授粉的昆虫们遭受迫害后,它们还是会投向真的兰花的怀抱,所以也算是间接帮助兰花吸引了更多的授粉昆虫,两者算是互利共生关系。

至于为何选择模仿兰花,现在还没一个适当的解答,有科学家猜测可能是螳螂选择向花的道路进化时,旁边正好就是一株兰花。

你装花瓣,我装花蕊

大家都了解,蜘蛛通常都是结网狩猎生活,但有一种蟹蛛舍弃了这项传统技术,也改行去“做花”了。

雏菊上的雌性黄色蟹蛛 图源:britannica

它们会模仿不同花朵的颜色,当它们隐藏在某种花中间时,会将身体表面变成与花一样的颜色,其目的则是捕捉前来授粉、采蜜的昆虫,同时也想骗过它们的捕食者。

在动物的沟通交流中,颜色是一种非常讲究平衡的方法,一方面动物需要让相同种类可以辨别自己,但其次,又不可以让猎物或者捕食者发现,这就非常考验“伪装者”对颜色的把控能力了。

图源:Wikimedia common

一般来讲,不同生物的光感受器存在差异,这就致使它们的视觉系统所能看到的色彩范围也不同。比如鸟类有四种视锥细胞,分别是红、蓝、绿,再加上紫外线(uv),而大部分膜翅类昆虫只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是蓝、绿和紫外线(uv)。

为了在猎物和捕食者眼中“消失”,蟹蛛需要精准匹配花朵某个部位的颜色。

举例,当蟹蛛在一朵花上隐藏时,对于鸟类,它们通过四锥色觉系统察看,会看到蟹蛛伪装成的花冠比真实的花冠更亮一点,但因为鸟类在观测小目的时,会自动消除部分色差,所以不会知道到花朵上的细微不同。

隐藏在白色花瓣中的蟹蛛捕食蜜蜂

同理,一些访花昆虫(如蜜蜂)也是这样。如此一来,蟹蛛的颜色模仿能力在捕食者和猎物的视觉系统中都发挥了非常不错有哪些用途。

除去颜色的小把戏,近期中国科学家还发现了雄性蟹蛛的另一个新的骚操作。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片热带雨林中,一只雄性蟹蛛趴在雌性蟹蛛身上,在一大片花海中,它们两个就像一朵“完整的花”,发现者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存活选择进化出的合作行为。

由于雌性蟹蛛大部分时间都在花朵上伪装着,而雄性蟹蛛假如想要有交配的机会,就需要跑到花朵上找雌性。

但雄性蟹蛛还要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样不被捕食者发现?为此,它选择爬上了雌性蟹蛛的背,伪装成了花蕊。如此捕食者就会产生它两个是一朵花的错觉。这种合作模式既能提升存活率,还能提升捕食效率,也算是两全其美。

总的来讲,无论是兰花螳螂的精妙模仿还是蟹蛛的颜色把戏,都是为了更好地应付存活重压,毕竟,哪个的生活不是携带“伪装”在过呢?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7753

Male and female crab spiders “cooperate” to mimic a flower

https://doi.org/10.1002/fee.2721

Predator and prey views of spider camouflage

doi.org/10.1038/415133a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出色科普作品银奖获得者

清蒸鱼头、麻辣鱼头等各种鱼头喜好者

责编:董小娴

Tags:兰花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乐库 工厂 玉米须 上野 抚仙湖 荤食 心率 葱油 中华民国 饭菜 衡山 六种 外海 保险费 客运 成活率 雄激素 绳子 桦南县 观景 光敏物质 植物生长 倒贴 孺子 落地 肯德基 动力 黄疸 背带 刘翔宇 单位 气温 伊斯科 雷雨天 泡面 乐米高 华兹卜 无花果叶 胃胀气 井上亜由美 蜂蜜 体育 何克抗 携带者 流水 友崎りん 水溶液 叛逆期 胆汁 冷冬 兵乓 小区 性关系 韩城 到您 舌苔 春日 刘卫军 殷宪彪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