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在广西桂林的广袤田野上,甘蔗林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然而,对于很多育种专家来讲,这片甘蔗林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甘蔗开花难。甘蔗作为一种要紧的经济作物,其开花是育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甘蔗本身却极难开花,这成为育种范围的一大难点。
“20世纪50年代,科研职员背着干粮,坐汽车转轮渡,再坐汽车到崖州拓展甘蔗育种和科研工作,这一干就是近70年。”广东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所长王勤南告诉记者,广东科学院海南甘蔗育种场始建于1953年,地址选择在崖州区,是国内要紧的甘蔗种质资源革新借助、亲本创制和杂交制种科研基地,负责向全国甘蔗育种科研机构提供杂交种子生产和优秀亲本等服务。
但要想杂交育种,让甘蔗开花是第一步。2007年毕业后,王勤南来到崖州,挖空心思破解甘蔗开花的奥秘。八9月份的甘蔗正旺盛,叶子锋利如刀,钻甘蔗地却不可以停,数蔗茎、查抗性、测糖分……时不时身上就会被蔗叶割开一道道口子,沾到蔗茅更会瘙痒难耐。
“之前甘蔗的开花比率可能只有40%到50%,目前通过大家的努力,开花比率能达到70%到80%。”王勤南自豪地说。这意味着,育种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杂交组合,选育出更优良的甘蔗品种。
这份付出正迎来收成。全国超九成优质甘蔗杂交种子(花穗)由广东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提供,通过省级以上审(鉴、认)定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95%甘蔗新产品种也是由南繁种业所提供的甘蔗杂交种子选育而来。
除去提升开花比率,王勤南和团队还致力于甘蔗种质资源的革新。“甘蔗优良品种对甘蔗产业的贡献可达60%以上,亲本是杂交育种的物质基础,要创造出一个好亲本,周期长、见效慢,需要种质资源的原始革新,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王勤南说。 钻研“糖罐子”已经进入第17个年头,尽管“做甘蔗种质革新是很枯燥无味的一件事情,而且出效果非常慢,大概干一辈子都干不出一个好的亲本出来”,王勤南却干得更起劲了,“种质革新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去干,甘蔗选育事关国内糖业安全,对于南繁人来讲,看到大家我们的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会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监制 | 徐琴 战钊
统筹 | 高中三年级基
记者 | 宋雅娟 肖春芳 武玥彤
猜你喜欢
- 2024-03-07 今年两会,总书记再谈“新质生产力”
- 2023-12-27 定义车是什么 定义车是真车吗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