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教育 >

我的!我的!这是孩子近期的口头禅。她的所有玩具、食物都不许别的小朋友碰一碰,其他人的玩具、食物她看中的却会抢过来。看着孩子变成如此,忧心忡忡,该如何解决才好呢?
这说明孩子自我意识正在觉醒,刚刚可以分得了解你、我、他,也就是主体和客体。但对于主体和客体的意义和界限并不了解,不可以简单地说这种行为就是自私。这类表现是正常的,也是他成长的标志之一。挖掘自我的过程,就是挖掘一个人内在潜力的过程,让孩子从小培养和确立一种自我意识,对他们以后跨入社会、面对挑战有莫大的帮忙。
但人不可以隔离于别人而一个人生活,群体社会需要彼此协调、互助和关爱。假如成天只不过想着自己,会进步成为一个孤立、暴力、冷漠的人。当代中国社会有它的特殊性,每户人家大多就一个孩子,所以格外溺爱。不像过去,有兄长伴随,有弟妹需要照顾。美味的优先满足孩子,玩具、食物,也都是孩子一人拥有。这种独生的状况,需要正确引导,不然只能让孩子任何事只想自己,不考虑其他人。再加上缺少群体生活体验,不会处置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总是会表现源于私的一面。
在孩子心中打造起他
伴随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中,除去自己,还有别的人的存在,这是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的。要帮助孩子慢慢摆脱狭小的我的空间,培养利他的思想和行为。
对待孩子的自私行为,不可以暴力地呵斥或强硬地夺走他的玩具给其他人,这种方法不会有真的的成效,甚至还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导致伤害。比较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大人的以身作则。要以自己与别人推荐的实质行动来触动孩子,并且让他体验到推荐的快乐和乐趣。同时,在平常的教育中,可以运用日常的什么事情,譬如:去奶奶家吃饭,需要他乖,不要调皮(这是让他更关注在自己身上);然而,假如说这是奶奶喜欢的XXX,到时孩子送给他们,他们会非常快乐的。(这就是教他想到长辈,想到自己和长辈的联系)。常常如此训练,可以在孩子心中打造起别人,即客体的世界,内心开始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让孩子掌握谦让
为了预防孩子产生独占和抢先的不好的心理,应该从小事着手,譬如吃喝上开始进行教会。孩子假如在吃喝之类的小事上都娇生惯养且任性妄为,那样在其他方面也只能想着自己,无视别人。假如要帮孩子改掉这个问题,最好在吃饭时,人齐了再一块动筷子,并且不能优先挑取营养成分高的,或美味的给孩子,也不可让他先挑选,才轮到其他人。即便由于孩子年幼,要多增加这方面的营养,也要告诉孩子这是大伙谦让、关心他。其他人需要的时候,也有这个权利。从小让孩子尊重长辈,谦让小朋友,并准时地给予表彰来进一步正向巩固他的这类行为。
只须平常多注意引导孩子的平时生活表现,就能平稳度过这一阶段,渐渐形成互助、推荐的好行为模式,打造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 上一篇:孩子太过听话并不是好事
- 下一篇:是否应该给孩子定下“条条框框”
猜你喜欢
- 2024-03-08 南阳儿童预防接种证如何补办
- 2024-02-26 孩子七个月吃那些 孩子七个月吃那些油最好
- 2024-02-22 2岁孩子开电脑课程简单
- 2024-02-18 男宝宝玩烟花落进低龄孩子脖子致烧伤 孩子玩的烟花烧到手
- 2024-02-18 孩子都不怕 你怕个神马
- 2024-02-17 孩子识字真的是越早越怎么样
- 2024-02-17 段万翰取名字评分117分 姓段的男宝宝取名100分
- 2024-02-17 孩子流鼻血了什么问题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