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教育 >

1、不把我们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很多父母常常不自觉地用我们的思维方法来考虑孩子的想法,可孩子本身是存在的个体。孩子的性格特点、思维、能力等方面虽然多少遭到家庭的影响,但并不可能和父母完全一致。只简单地从大人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内心,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感觉到父母和我们的隔阂,比较容易感到委屈和困惑,情感觉到伤害。就像琦琦的父亲自己感觉去看其他人餐桌上的菜这件事非常不适合,感到丢脸、不好意思,便拒绝和阻止了琦琦的需要,但并未从琦琦的角度考虑过。对琦琦来讲,那道菜非常新奇非常有趣,抑制不住我们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发生类似的状况并不奇怪。父亲在发现琦琦的反应后,不应该根据我们的感受制止他,最好的处置方法是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邻桌请求能否看看,依据他们的回话来决定,既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又不失礼貌。
2、过度干预限制孩子能力进步
孩子的各项能力进步还不完全,具备不可估量的进步空间和潜能,假如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参与和干预,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抹杀孩子本有些天性。比如上述琦琦发生的这件事,假如爸爸妈妈处置得当,不但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训练了孩子的言语交流和社交能力。但琦琦爸爸妈妈当时的反应,伤害了琦琦对外面的兴趣,让他感到挫败、失落和委屈,若不准时处置好他的情绪,会导致他的心理淤积,甚至影响到以后的能力进步。另外,有些父母虽然不刻意干预孩子的行为或拒绝孩子的需要,却对孩子过度保护、宠溺和代替,导致孩子强烈的依靠性,使孩子的自主性和性进步不足,进而影响到其它能力的成长。
父母都对孩子的成长充满关注,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注意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进步来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不作过多干预,才能让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不再充满隔阂,让孩子的能力在自由、理解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进步。当你不需要大人的思想限制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能做好。
- 上一篇:养男生 要做到“忍让”
- 下一篇:孩子说谎有那些妙招应付
猜你喜欢
- 2023-12-11 别用矿物粉 小心拍照不上相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