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生活 >
别称 | 铁尺草、月经草、黄牛尾、黄米花,柳夫绒蒿、疔毒蒿、鸡肠草效果 | 清热解毒,行血止痒“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这是《诗经·卫风》中的句子,其意是夫君出征去了东方,《诗经》里的女子头发乱蓬蓬,她的心也如飞蓬枯草乱糟糟,久之忧思成病。《诗经》中的飞蓬既是蓬子菜的隐喻。蓬子菜是从《诗经》中走出来的野菜,在东北方人的认知中,它是杂草,它是野菜,却不知,它与大多数的植物一样,药食同源,可以入药的。可是,它的这类优势却少有人知。茜草科拉拉藤属的蓬子菜是多年生的直立草本植物。植物没国界,“黄花河原松叶”是日本人对蓬子菜的叫法,就是开黄花的“河原松叶”。何为河原松叶?就是日本容易见到的,开白色的花,这是变种的白花蓬子菜,“松叶”是它的叶形,“河原”是它成长在河滩上。蓬子菜在国内各地都落户了,虽然喜欢河滩,但林下或路旁荒地与沙丘或盐碱地也都有它的家。它对土壤的需要并不高,它耐干旱,它耐盐碱,即使成长在石块堆里,也可以成群丛生;即使扎根在干涸的盐碱地里,也可以长成高高的一大棵。蓬子菜外形与其他抗旱植物有非常大的不同,它的株型高大,茎干粗壮,根须也发达,可以牢牢扎入土壤深处,且无需自然对它有格外呵护。它不只抗旱能力超强,抵抗寒冷也是勇士。
蓬子菜丛生的茎很很特别,形似松针,基部稍木质化,茎干表皮还长有不规则的棱角,四棱形看起来看上去有的另类。叶子又细又尖,色泽浓绿透亮,轮生,并且每轮叶片的形态和数目也不同,仿佛松树的叶子,叶片线形无柄,叶片前端急尖,上面稍有光泽,仅下面沿中脉两侧被有柔毛,长成一片后就乱蓬蓬的,好像它天生就有一副蓬松的乱草样,这是拉拉藤属植物共有些明显特征。譬如原拉拉藤的叶是窄披针形,一轮有六到八片,蓬子菜的叶稍多,一轮大多是八到十片,形状细长,为此,得到了非常形象的别称“刺蓬草”和“扎蓬棵子”。它的叶片还有特殊之处,这是它的本领,也是它的专长,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整个叶片会完全舒展开来,且中午时分,叶片两侧就会向下翻转,卷成半圆,看着就是弧形,其实,这是它自我保护的本能,假如干旱少雨,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分的蒸发。蓬子菜不止是野菜,还是野花,花期在六7月份,开花时间大概可以延续二十几天。花开后,蓬子菜聚伞花序里,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状,花又多又密,花序梗有灰白色细毛,花具短柄;萼筒全部与子房愈合,无毛;花冠辐状,淡黄色,花冠筒极短。这个时候,一簇簇伞状的花序绽放在枝叶间,小巧精致,绚丽多姿,就仿佛被罩上了一层金黄色的霞光。黄澄澄的花簇拥成一个个大花团,看着也是蓬松的,远远望去就像是油菜花海。蓬子菜不只花姿靓丽,它还散发浓郁的芬芳,有栀子花的清幽,又有蜂蜜的甜香,闻后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根茎粗短,根圆柱形,粗长而弯曲,主根不明显,支根多条丛生于根茎。表面灰褐色或浅棕褐色,有细皱纹,外皮剥落处显出橙黄色木部。质地稍硬,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假如用扩大镜去察看,便见到多数小孔,还看见同心排列橙黄色环纹。嗅到鼻息之下,还能感觉到一股淡淡的甜味。蓬子菜,名字中有菜字,既称之为“菜”,蓬子菜鲜嫩的茎叶是可以食用的,这是我对蓬子菜的第一感觉。儿时,挖回的很多野菜中,就有蓬子菜。姥姥摘下它的嫩叶,切碎作为馅,包入玉米面中,上锅蒸熟后,热气腾腾的野菜团子出锅了。玉米面中有了蓬子菜甘甜的味道,便不是干巴巴很难下咽,吃罢一个菜团子后,不再由于吃玉米面而逃避餐食,索性又拿起一个送入口中,越品越有味道,由于蓬子菜参与到玉米面的馅料中,我对玉米面做成的食物都不排斥了。
蓬子菜在民间是很传统的野菜,春天的蓬子菜可以采摘来食用。蓬子菜叶片细长,看着扎手,但也没阻挡食用它的节奏。蓬子菜刚长出幼苗,幼苗的茎叶是翠绿的,好看的那种绿。从成捆的蓬子菜上,掐下嫩叶洗净,焯烫一下,可以做凉拌蓬子菜,可以包成蓬子菜窝窝,可以烙蓬子菜饼。它怎么吃丰富,并不单一,在绿蔬不丰盈的春季,都是野菜承载百姓的维生素需要,蓬子菜也成为野菜的主角。蓬子菜茎叶碧绿脆嫩,内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硒多种矿物质。特别钙的含量特别丰富,每100克含钙400毫克,被誉为野菜中的“高钙菜”,价值绝不会输给荠菜。其实,蓬子菜作为野菜食用自古以来有之,在农村称蓬子菜是没钱人的救命菜。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著写的《救荒本草》:“蓬子菜,生田野中,所在处处有之。其苗嫩时,叶似碱蓬叶微细,苗老结子,叶则生出叉刺,其子独如扫子大,苗叶味甜。”这个 “味甜 ”不是真的甜,而是相对于苦菜、蒲公英等特别苦的植物而言。蓬子菜茎叶里所含的香豆素闻着香甜,吃起来却是略带苦味。蓬子菜分山蓬子菜和海蓬子菜两种。山蓬子菜吃起来干涩略苦,海蓬子菜就比较滑溜,口味颇佳。《救荒本草》还有记载:“救饥,采嫩蓬子菜苗叶焯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晒干焯食尤佳,及采自捣米,青色。或煮粥,或磨面做饼蒸食,皆可”。俗话说:“蓬莱收,马来见,灰菜窝里吃好饭。”过去的岁月,生活艰苦,百姓在日常积累了切身体会。“蓬”就是眼下的蓬子菜;“马”则是马齿苋。蓬子菜和灰灰菜的成长,也预示着是丰收之年,吃饱饭不成问题;地里若长满马齿苋,庄稼会歉收,而称为“见年”。听到姥姥唠叨这类民间俗语时,蓬子菜俨然就是丰收年景的使者。不经世事的我,对它生起好感来。蓬子菜不止是救荒野菜,也是民间常见的治病本草,在过去还是深受穷苦百姓的喜欢。《中华本草》记载:蓬子菜全草可入药,其味淡,性寒,入药具备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痒的效果,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肝炎、腹水、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妇女经闭、带下、毒蛇咬伤、荨麻疹、稻田皮炎等病症。在《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中也有记载:“蓬子菜消肿祛瘀,解毒止痒。治急性荨麻疹,疮疖疔毒”。《四川常用中草药》中如此记载:“蓬子菜可清热解毒、行血散瘀”。民间还有一个传闻,蛇害怕蓬子菜,蛇远远看到蓬子菜就会慌张逃跑。所以蓬子菜喜提“蛇望草”的绰号。现在,农民发现蓬子菜不只清热,还可润肠通便,食疗还可以降血压。
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格洛斯特,盛产一种明黄色的双格洛斯特奶酪,奶酪是黄色,却是用蓬子菜根茎染的色彩。同科植物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作为茜草科植物的成员,潜移默化都有染色的功能。况且“茜”是红色之意。李商隐诗曰:“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史记·货殖列传》中,徐广对“茜”的理解是:“一名红蓝其花,染缯亦黄也。”蓬子菜的根茎也含有色素,可以提取绛红色染料,只不过与茜草的红色不同,它的颜色是黄的。欧洲人也熟知蓬子菜。蓬子菜的茎叶里含有香豆素,新鲜时味道并不明显,晒成干草后就会散发出甜香味,异常的好闻。在中世纪,欧洲人便把晒干的蓬子菜用来填床垫。他们发现,这种香味可以驱赶跳蚤,虽没靠谱证据证明跳蚤害怕这个味,但,香豆素被真菌转化成双香豆素,却具备抗凝血的成效,可以做老鼠药,还是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原始有效成分。关于蓬子菜还有一个漂亮的故事,耶稣马上诞生时,圣母玛利亚在伯利恒的马槽用黄蓬子菜等干草作了铺垫,所以它又被叫做“摇篮草”。
蓬子菜也有撞脸植物,譬如猪毛菜,喂给牲畜食用的野草。而我采蓬子菜时,却常常把猪毛菜背回家。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把猪毛菜烫过后,与妹妹作为午餐的下饭菜。其实猪毛菜也是野菜,只不过蓬子菜知名度大,猪毛菜的叶子比蓬子菜的叶片更尖更细。在伙伴的眼中,猪毛菜有猪字,就是猪的食物,由于我吃了猪毛菜,还被伙伴嘲笑很长时间。年代的进步中,物是人非。记忆中的野菜已经退出舞台,采野菜,食野菜的光阴,好多都是回忆了。在农村时,生活清贫,但回忆却是美好的。现在想起,内心掠过的却不是那时的难堪,而是一种久违的温暖。由于,那片山林记录着我幸福的童年。(图片源自互联网)作者 | 陈凤华```
- 上一篇:应聘问女孩有那些技巧吗
- 下一篇:铂金和黄金什么贵 白金和黄金什么贵更值钱
猜你喜欢
- 2024-03-08 帕金森病用药,你了不了解 | 科普时间
- 2024-03-07 毛孩子们,蜂蜜“甜品”来啦!
- 2024-03-04 首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二等奖作品展示:将来的食物Ⅺ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