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名人 >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市,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过去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讨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讨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
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海宁市硖石镇身高:暂无体重:暂无职业:诗人、作家
基本资料
姓 名:徐志摩
别 名:Hsu Chih-mo
国 籍:中国
职 业:诗人、作家
出过生日期:公元1897年1月15日
出生地:浙江海宁市硖石镇
身 高:暂无
体 重:暂无
血 型:暂无
星 座:摩羯座
人物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市,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过去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讨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讨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极致美感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团体生活
徐志摩与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我们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和张幼仪的感情,除去半篇《离婚通告》(另半篇未查出)和徐志摩的那封大话连篇的信以外,没任何确实的证据。无论离结婚以前还是离结婚以后,甚至徐志摩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她的侄孙女张邦梅于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英文著作《小脚与西装: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由道布里几出版社出版。两人关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张邦梅,是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的孙女,她表示张幼仪看过她的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从结婚以前到结婚以后,徐志摩是不时是鄙弃张幼仪的。首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结婚以后从没正看张幼仪一眼。除去实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以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实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不过听从爸爸妈妈抱孙子的愿望而已。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老公聚会, 之前都以为是徐志摩思念老婆,写了那封乞求爸爸的信。这封其实是应张君劢之请而写的。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立刻离婚,见张幼仪不容许,便一走了之,将它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没办法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她离开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会。直到1922年要操持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张幼仪非常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数见不鲜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伺候徐志摩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选集》也是在她的谋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先人了解徐志摩的著作。
她表示你一直问我,我喜不喜欢徐志摩。你了解,我没办法回答这个成效。我对这成效非常迷惑,因为每团体一直公告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肯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怎么说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假设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性爱的话,那我大约是爱他吧。在他终身当中遇见的几个女性外面,可能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论徐志摩喜不喜欢她。
徐志摩与林徽因
1921年秋季,他怎么看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议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以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爱情、没自在的结婚生活了。自在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生活,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很多像《月夜听琴》、《年轻人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生活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要紧内容 。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格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慨叹,异常开心,少量作诗,他这个时候诗情汹涌爆发的情形,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大家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明智的思索,和爸爸一同提早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表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钟情而又明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知道的一种纯情。
之后,他们一同组织新月社活动,一同演戏,并常有信件交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期,徐志摩和林徽因一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第三见面的时分,已是四年之后。这个时候期,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预备参与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将来,林徽因也曾对我们的儿女说:徐志摩目前爱的并非真的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心情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理想上我并非那样的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冤家王赓相聚。王赓的老婆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浓郁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旧心有不满,但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不过到了前期,因为陆小曼的病,因为徐申如的拒绝接纳,因为鸦片的腐蚀等很多缘由,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散、贪玩,早没了目前恋爱时的热情,好像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性。徐志摩为了使老婆心喜,就一味凑合她。虽然在行动上常常委婉地劝诫陆小曼,但成效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爸爸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快刀斩乱麻。徐志摩要从爸爸处拿钱是不理想的,因此,他不能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走了8次。事先,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即便这样,依旧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陆小曼之所以会培养如此大手大脚的缺点,是因为她出身名门,又是家独一的孩子,因此培养小姐脾气。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面对她的批判和指摘。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哪个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世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她思念志摩,努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突破封建约束的自在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损伤,但也深深相爱。
梁启超的证婚词虽然有名,也在肯定水平上表现了对徐志摩这个先生的关心和保护。但非常了解,梁启超是带有私心的,对徐、陆也不公允。梁启超在结婚典礼上大骂新人,至少对这对新人是不吉的,赵清阁就在文章中表达了剧烈的不满:为了争取有力的支持,他们请了维新派名流梁启超老夫子作他们的证婚人。原想借用着块盾牌抗衡一下封建权利,不期梁启超夫子也是一个以封建反封建的威望人物,他假惺惺同情徐志摩陆小曼的结缡,而又在大喜之日当众批判了他们的反封建行经,使得两位新人一时啼笑皆非,只好冤枉地同意了批判 。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