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库 > 教育 >

日前,湖南卫视《小学一年级》节目里“陈学冬是否应该道歉”事件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郭敬明和一众网友力挺陈学冬并未做错什么,表示父母的放纵只能令孩子走上歧途。但《小学一年级》节目总导演徐晴和节目中的父母代表纷纷发言,称陈老师应该道歉!两方对立的声音愈加扩大化。产生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什么呢?一块儿看看吧。
从《小学一年级》里,父母们看到的并不止是跟老师怎么样交流的问题,小学童们的各种情况应该让电视机前的父母和老师们产生了共鸣。节目不只呈现了幼小衔接阶段小朋友的生活、学习状况,更是透过老师、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式教育的群像,其中展示出来的教育问题也正敲击着观众的心。
问题1、“幼小衔接”怎么样闯关?
对于学童,幼小衔接是他们成长路上一次非常重要的“闯关”。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启蒙教育,但比起较为轻松、没那样多规定的幼儿园,一年级可以说是孩子们遇见的第一个生活分界线。由于在这个年级,孩子们的行为都会被“规矩化”,譬如,上课不可以讲小话开小差、不可以随便丢纸屑、不可以和同学打架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没那样快形成“我是小学生”观念的学童们可以更快地适应校园。但就如镜头中所示,第一天开学,课堂上学生闹得开了锅,说话的、走动的、打闹的,完全不理会老师。除此之外,厌学更是幼小衔接时容易见到的问题。
在幼小衔接的磨合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要紧,家庭教育同样不可缺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观念。不少父母觉得:“小学一年级是孩子走向学校教育的第一步,不要盲目追求分数,重点是帮助他们培养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除此之外,老师们则建议在孩子哭闹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忘记哭闹。”
问题2、如何让“熊孩子”守规矩?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就充分呈现了小学一年级一班36个娃学规矩的各种“囧”态,性格开朗外向的李昊煜上课随便走动,渴望被关注的马皓轩整节课都用塑料袋套头,上课想睡就睡、想说就说……用导演的话来讲:“真不了解这类孩子下一分钟会在什么地方出情况。”
如何管教这类“熊孩子”、让他们“守规矩”?网友有我们的建议:“先把基本的规矩培养了,在此基础上张扬个性。立规矩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不会做基本的错事”,“基本的规矩还是要有些,譬如课堂纪律,尊敬老师,不说脏话……除此之外,孩子子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得当的小聪明还是要鼓励的。”《小学一年级》节目拍摄地湘郡将来实验学校一年一班英语老师杨亚丽介绍说,老师们会在课堂上一遍遍重复口令“小双眼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让学生们形成条件反射。
问题3、需不需要选择寄宿学校?
《小学一年级》展示了如今相当常见的寄宿制教育,对此父母们议论纷纷,需不需要让孩子寄宿?这个问题真的好难。
有父母觉得,寄宿给工作繁忙的父母分担了婴幼儿教育任务,是“无奈但也可以同意的一种方法”,也有父母纠结“从此之后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大降低,以致教育孩子的责任愈加依靠到老师身上”。
也有人感觉父母选择寄宿的方法“有点残忍”,“你感觉孩子才6岁就这么放下真的适合吗?真的不会导致心理伤害吗?”“爸爸妈妈平常待孩子就没培养孩子的意识,猛然间如此孩子确实受不了。”但也有人觉得“孩子子没大人想象的那样脆弱”,“过了适应期,他们就会习惯,甚至有些还会喜欢上寄宿。”
在电视镜头中,《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寄宿还是有不少情绪,女生抱着行李箱坐在过道上不想进寝室的镜头让大伙印象深刻。对此,杨老师表示老师有方法,“周日入校时不少孩子都会哭闹抱着爸爸妈妈不放手,不愿离开爸爸妈妈住在学校。大家会先带孩子离开那个大环境,与孩子聊天。大多数孩子都能缓和下来,然后大家将筹备的小零食和小玩具拿出来,小朋友基本都能恢复情绪,跟同学们一块洗澡、睡觉。”
问题4、父母和老师怎么样交流?
上周《小学一年级》节目里陈学冬发短信与父母交流时双方产生了误解,以至于马皓轩跑到学校来哭诉,声称陈学冬把自己“当小学生一样看待”。结果,陈学冬对我们的言论表示道歉,并流泪鞠躬,但郭敬明立马微博发文力挺陈学冬,表示父母的放纵只能令孩子走上歧途。父母跟老师之间该如何交流、是否必须要使用电视里那样哭泣、道歉等激烈的方法?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没一个父母期望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老师像教育学生一样对待自己,批评自己没教育好孩子。作为一个实习老师,陈学冬还有不少的交流方法需要学习。北京某实验学校德育处肖老师对此评论称,陈学冬没告诉父母孩子打人是什么原因,一口咬定孩子打人是“有意的”,如此确实令父母会很难同意。所以,当父母跟老师交流过程中,父母切记“聆听”,老师也应该注意表达的形式。
问题5、隔代教育、单亲家庭都是难点
每个家庭各有我们的特质,《小学一年级》也作为一个缩影,展示了孩子们各异的家庭背景。陆煜琳住校第一天对着镜头向爸爸妈妈的告白感动了一大量的观众。据了解她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工作,同意的是奶奶的隔代教育,可以说是时下典型的“城市留守儿童”。所以在她说想通过镜头跟极少见面的父亲说说话时,观众分外唏嘘。
除此之外,节目组需要孩子们回家过中秋拍一张全家福,然而陈思成却由于爸爸妈妈分开没法完成这项家庭作业。离异成为社会的常见现象,而伴随爸爸妈妈的离别,他们对孩子的伴随也在渐渐缺失。从节目中可以看到,离开的爸爸不想完成孩子照个全家福的小心愿,爸爸妈妈之间的分歧在孩子面前表露无遗。教育专家指出,这恰恰是和孩子相处的大忌——即使是没法照个全家福,但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争论。孩子并没太多的需要,这么做只能愈加孩子脆弱的心。
陈老师发言:
解决问题比讨论“对不对”要紧
昨日下午,近期由于“是否应该道歉”引起争议的“陈老师”陈学冬同意了记者采访。提到网友发起的“是否应该道歉”话题,陈老师觉得:“没什么是否应该,我已经道过歉了。我也不了解这个话题是如何出来的,后来已经跟父母聊开了,没什么误会,挺快乐的。”对于郭敬明的微博力挺,陈学冬回话称:“要感谢他对节目的关注。四爷的微博让不少人都在关注教育的问题。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作家,目前也是导演,但他可能没为人爸爸妈妈的感觉。”
关于马皓轩的问题,陈学冬也感觉,自己在交流上处置得确实不够理想,“老师告诉我要先说80%的优点再说20%的缺点,父母能同意一些。但我在这个学校没这么长期,所以我就先说缺点再说进步,但有些父母没给我这个机会。”至于互联网上对于教育问题的讨论,陈学冬觉得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社会话题,“学校的老师也不敢说我们的办法全是对的,也是凭经验去找办法。老师说,假如真的爱孩子,出发点就是对的。我本来就喜欢孩子,爱孩子非常重要吧。”
陈学冬觉得,面对孩子的问题,每一个父母都有不一样的处置方法,但若是他本人,以后会期望跟老师用直接的方法交流,“假如我做了爸爸,应该不会管太多学校的事情,我期望直接一点,老师打电话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解决问题才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讨论这个问题发生得对不对。”
点评:
明星云集节目未必成功
在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明星元素正被放大:《明星到我家》里4位女神姐姐、《父亲到哪里》5个明星父亲、《两天一夜》兄弟团有6位成员、《花儿与少年》里7个姐姐弟弟、《奔跑吧兄弟》一期节目大约9位明星、《极速前进》一共16位明星选手……没错,明星的加入可以带来相应的关注度,但“明星云集”跟“节目成功”之间能否简单地画等号?当然不是。一个节目要成为“现象级”,不是由明星的阵容决定的,节目模式怎么样、内容是不是接地气,才是重要。
现在,有些综艺节目走进“猎奇”模式,坚决不舍弃“虐星”机会,让明星进行“存活大挑战”,有些电视台在新的商品,有些电视台还在为同一个创意争论不休。但制作方有没考虑过,观众最关心那些问题、什么创意能击中他们内心?那些“猎奇”的方法观众大概看一次、两次已经足够,毕竟真的喜欢“重口味”的家庭观众其实并不多。
更多的观众,大概还是关心生活里需要要面对的种种问题。譬如之前《父亲到哪里》带来的亲子考虑,又譬如目前《小学一年级》中探讨的小学一年级启蒙教育这个严肃的命题。对于观众来讲,节目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日常找到一一对应的“原型”,观众可以一边看一边去找参照物,又或者,家的宝贝孩子就跟荧屏上的哪个哪个哪个特别像!节目中引人深思的教育话题和成长历程,伴随节目的热播成为很多家庭、学校的热议话题,那些有笑有闹的故事,正是爸爸妈妈和老师天天都要面临的实实在在的状况。
只是,《小学一年级》的校园美得“不接地气”、老师像明星一样,难怪有人感叹“假如让我再来一次,让我每天上学都可以,只须让我生活在《小学一年级》的学校里”。
猜你喜欢
- 2024-03-06 歇后语小学一年级如何写 歇后语小学一年级如何写的
- 2024-02-24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踩过的坑有什么
- 2024-02-21 初中一年级到高中的教育重点都在那几个方面
- 2024-02-10 2024新年初中一年级绍兴越城区烟花大会附近厕所公厕在哪
- 2024-02-06 2021年大年初中一年级晚上可以拖地吗 晚上为何不可以扫地 有哪些讲究?
- 2024-01-11 2022高中一年级分班是否一班最好 2022年济南钢城区莱钢高中新高中一年级如何分
- 2023-12-30 abb的字 ABB的字词汇小学一年级
- 2023-10-31 大年初中一年级到初七朋友圈文案 大年初中一年级合适发朋友圈的说说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